A. 主从复合句中关联词的用法和辨析

v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学好英语,邀游英语世界。很多同学想知道:高中英语到底该如何学?
首先大家要明确的一个观点就是:英语是不能速成的,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可走。有些同学不愿吃苦,只顾投机取巧,钻研方法和技巧,不愿在学习内容上花时间和精力,这部分同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态度问题。外语学习的过程是练功夫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端正态度,勤奋和长期坚持,再加上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的英语成绩才会进步。
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们现在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是新教材,课文短小口语化,主题贴近现实生活,课文中设计了内容丰富并与主题相关的听、说、读、写等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新教材重点强调学生动口动手,而不是死记单词和语法规则。课堂上我们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积极参与对话、讨论,发言,要敢于开口,不怕出错,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不放弃每一次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不会说的也要说。要讲好英语就是要胆子大,脸皮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大胆实践,才能提高交流能力。
我们要在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项技能上全面发展,听说领先。高一年级在头2个月我们主要以训练听与说的能力为主,以后逐步加大阅读和书面表达训练。
二、英语学习要重视句子和文章的朗读背诵,以培养语感。
学英语记单词很重要,但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也不会真正提高你的英语水平。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请记住:句子比单词重要,记句子比记单词划算。我们要养成背句子的好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有词的具体用法。
学过的课文要高声朗读,精彩段落和文章要读透背熟,做过的完形、阅读、单项选择题,听力录音稿也要朗读。朗读也是提高口语的办法。学英语语感很重要,而朗读、背诵,多听多说有助于培养语感。通过大量的朗读背诵,我们的语感形成了,这时候我们的语音语调就更标准,常用句子就能脱口而出,说英语就更自信;在阅读文章时就能轻易地找到上下文关联的感觉,体会到英语文字的美。
三、英语学习要重视复习。英语知识点多,需要大量记忆。很多同学抱怨,说自己的记性差,记了又忘了。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记得长久些,甚至终生不忘?有2个办法。最好的办法以是听课文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课文中的语言点、词汇在录音带中不断被重复。这跟我们提倡朗读是一个道理,声音对大脑的刺激有助于记忆。记住:英语首先是一门声音,我们要多运用耳朵和嘴巴,要大量进行声音的输入与输出。想学好英语复读机、录音机是比不可少的。
第二,经常复习。要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前快后慢,先多后少,识记后最初遗忘得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针对这一规律,学习新知识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在复习中要多尝试回忆,背诵。就是边读边回忆。就像小学生背书一样,读一段,书合起来试着背,背不出来时再看一看。尝试着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印象会更深刻一些,同时也知道了教材的难点在哪里,复习更有目的性。
四、 英语学习,跟任何知识的学习一样,以自学为主。同学们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语言学习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自己练会的。我们的英语教学是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有些同学听力不好,只有一个办法: 坚持听,每天5-10分钟,而且长期听,一定会有效果的;阅读能力要靠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词汇量的积累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丰富也是在阅读中完成的。同学们要保证每天有2篇的阅读量,500字左右,3年要有36万字的阅读量。有时不一定要做题,就像读中文杂志一样,只要你读的是英文就行。我们要树立目标,自己给自己施压,自觉地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主动请教。在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后,要有“先人一步,捷足先登”的思想。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弥补薄弱环节,加强优势。半年后,一年后,你会发现你已远远走在其他同学前面了。
熟能生巧。英语要靠我们不断地重复、模仿,才会熟练,只有熟练了,才会形成一种不假思索的技能。在这个熟练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反复学习,持之以恒。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英语。成就梦想,英语助你一臂之力。

============

因为学生无法选择教师,而且不太能改变老师的讲课风格和特征。如果学生听不清老师的话或跟不上老师讲的内容,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不要听一两次课觉得难懂,不感兴趣,认为老师没本事,再不去听他的课。学生必须适应老师各自的风格,努力调整自己,花点功夫,认真研究,看怎样才能从课堂上学到最大量的知识,因为老师的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把握高考的测试脉搏,提供正规而又系统的语言训练及指导,运用成套的教学方法,有步骤、有系统地传授外语知识,测试学生完成设计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外语,这是自然语言学习和自学所不能提供的。对于大多数要高考的学生来讲,外语学习主要是在正规课堂中进行的,如果不能适应教师风格、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放弃课堂这一阵地,就先有一半失败了,当然,如果必要,他可以鼓足勇气帮助老师改进授课方法。

============

第一、 要把握时机,提高听说能力。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抓住一切机会多听多说,并持之以恒。课内是基础: 同学们要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听说活动,如要仔细听英语录音带,听老师和同学说的英语。听懂之后要主动表达观点。不要怕说错而闭口不言,要配合好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现代化设备。利用好课外环境,如广播、电视、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录像带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主动营造听说氛围。

第二、 要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课本上的单词和短语要熟记,并灵活运用;老师在讲解时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要记在专门准备的本子上,要记下使用该单词的句子,强调运用的语境,但切忌“一记了之”,一定要适时地、经常地拿出来翻翻。多看课外读物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高理解力,巩固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还有力地推进听说写能力。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与做试卷上的阅读理解是有本质的区别。课外阅读是一种泛读,带有休闲欣赏的味道,这种学习是无意识的,效果很好。

第三、 要学好语法,提高读写能力。尽管高考已经淡化对语法的专门考查。但是没有牢固的语法根基,同学们在看句子时,就会对句意把握不准、产生错误理解,有事还会有“单词全认识就是不懂整句是什么意思”的感觉。实际上语法的规则很“死”,同学们只要记牢语法规则,加以运用,一般就会水到渠成。

第四、 要勤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写”是语言能力的进一步体现。模仿是书面表达的开始。先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然后再考虑句型、时态、词法、拼写等问题。可以先用缩写课文、改编对话等方式进行。 “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不是用英语创作,而是来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使其成为自己的能力。

============

英语难学吗?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可能终生不能学会;如果你能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学习,学好英语是没有问题的。
在今天和明天的中国,你应该具备两个工具是:英语、电脑。这两个工具你必须学会,而且在你的工作中离不了它们。即使学不到学问家的程度,但至少你应该会应用它们。特别是将来你所处的环境、你所需要的资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英语。所以学好英语,势在必行。
如果你还没有入门,要先过语音这一关,免得你说的英语别人听不懂。
第二是词汇关,你住的单词、短语越多,你学会英语的路就越短。达到一般的水平,你的词汇量应该在3千到4千的水平。
第三是听力关,你要大量地听别人说、广播讲。逐渐地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第四是说和写,你要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自己学说、学写。自己学着写一些句子,写一些短文。
以上四关实际上要同时攻克,不可偏费,同时学习,同时提高。
下面谈谈学习毅力的问题。如果你有坚强的毅力,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什么难事。学英语关键是能够持之以恒。
在学习过程中,你应该制订一个计划,一天记住几个单词,一天记住一两个句型。你不要小看"持之以恒"的力量。举个例子:
如果你一天背5个单词一年就是1825个单词,相当于初中三年再加高中一年零两个月的词汇量。如果你坚持两年你就能住3650个单词,相当于中学六年包括本科两年的词汇量。
在制订计划时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计划要切实可行,不要好高务远。上面的例子已经说明,只要你能坚持天天学习,英语一定能学好。
2、要有坚强的毅力,每天都学习,不因为某些事而耽误了学习。如果哪天的工作没有完成,第二天一定要补上。连续不学习的时间不要超过两天。
3、要有一个帐本,哪天学会了哪几个单词,哪几个句型一定记录在案。
4、为了把单词、句型真正学到手,第二天一定要复习第一天的,第三天一定要复习第二天和第一天的内容。
5、所选择的课本可以是一套或两套,千万别太多。实际学英语的书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要你能按照一套或两套一直学下去,就一定能学好。
怎么样,你有决心学好英语吗?现在就开始吧

==============

一. 初上高中学英语的感觉

有的学生谈到英语学习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高中英语难度相对增大,成绩下降。”“考题灵活,很难找到规律。”“初三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不很适应高中,初中时念念书就会有长进,而在高中多做题也未必带来明显效果。”总之,同学们在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适应。

二. 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之间普遍存在一个落差

初三升学考试的后遗症

初三复习阶段的学习表现出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与考试相关的就学,不相关的就不学,而哪些考,哪些不考老师们心中都有一本账,初中三年所学的内容完全可以浓缩为一张纸,这点东西不断地反复,直到老师和学生对中考都胸中有数,即使有的学生两年没努力学,在最后一年只要拼点命,听老师的话,成绩也不致太差。老师在考试前都讲一些应付考试的“拐棍”,有的学生英语能力不高,掌握的词汇也有限,但只要懂得怎样使用“拐棍”,拿70%到80%的基础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就使学生在初中考试容易得高分。然而高分并不等于高能力,分数与能力这对被高分数掩盖的假象在高中就被揭开了。

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移

学生会注意到高中的试题结构较之初中试题而言变化很大。稳稳得分的题少了,题多了,而丢的分又非轻易可得回。这是因为高中的英语学习与测试重点从初中的基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移,更重视综合的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运用。如;基础语法题量相对减少,阅读量及其分数比重增加,笔头表达能力的测试力度加大。而这些绝不是单纯靠“拐棍”所能应付得了的,高分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语言知识与能力的日积月累上。盲目学习的想法或初中时平日里懈怠的态度,考试前临阵磨枪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说初中像盆中摸鹅卵石的话,那么高中阶段的学习则更像海里摸贝壳,需要投入更多更大的精力以及更巧妙的方法。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体会初、高中英语学习的变化,也就自然懂得了为什么初中的学习方法不能完全适应高中的原因,由于高中学习环境的重新组合及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的工作更富于指导性,学生的学习更趋于个体化,学习方法也就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加以调整。空怀一份抱负而无切实可行的计划,只能使初、高中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

三. 高中英语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说明: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第一级目标和第二级目标。高中两年要求达到第一级目标,高中三年(文、理科选修)要求达到第二级目标。

高中英语教学的第一级目标应完成下列教学要求:

(一)听

1. 能听懂教学大纲词汇表(1、2)中不带*号的词汇和短语。

2. 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教师用学生所学过的简单英语对新词语意义的解释。

3. 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过的英语简要叙述已学课文内容,以及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4. 能听懂对方在学生所学过的语言范围内,用略慢的语速谈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时需要对方重复。

5. 能基本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内容简单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个词。听三遍能了解其中主要的内容,理解正确率达到70%。

(二)说

1. 能就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

2. 能够用《日常交际用语》表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谈话。

3. 经过准备,能够用简单的语句介绍本人、家庭、班级和学校等基本情况。能基本表达主要意思。

(三)读

1. 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10万字左右。

2. 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

3. 能以每分钟40-5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基本把握中心思想和主要事实。理解正确率达到70%。

4. 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件、请柬、通知、便条和常见标志等。

5. 能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四)写

1. 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书写体熟练而清楚地书写,要求书写格式、连笔、词距、标点正确。

2. 能就已学课文的内容,笔头回答简单的问题。

3. 能听写没有生词的句子和内容简单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00-110个词。第一遍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第三遍检查。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2个词。

4. 能运用所学过的词汇、习惯用语和句型造简单的句子,无严重的拼写和语法错误。

5. 能根据提示,仿照所学过的题材在30分钟内写60-80个词的简单书信和短文等。意思表达清楚,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无严重错误。

(五)语音

1. 能较熟练地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和音标读生词。

2. 能较连贯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 在各种口头练习和口头表达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六)词汇

1. 在初中掌握600个词的基础上,再掌握500个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要求能在口语及书写中运用。此外,还要学习5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只要求在语段或语篇中理解其意义。

2. 能结合单词的发音和基本的拼读规则拼写和记忆单词。

3. 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在上下文中理解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

(七)语法

掌握大纲列出的若干语法项目。

四. 学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自我训练方法

语言知识一般多指语法知识,如:涉及单词的有语音、语义、构词、词类、用法等,涉及语句的有时态、语态、语气、单句、复句等。比较而言,词语学习更琐碎和不着边际,句法学习则相对单一,有规律可循,且往往被列于课本重要位置并附专项练习。虽然学习语法知识并不等于学英语,但却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无法躲避的障碍。一般在课堂上有三种做法,一是老师在处理正课之前为铺垫背景及扫清障碍而做;二是老师在处理课文过程中为准确理解课文而做;三是在处理课文之后专设语言点课集中处理重要的语言知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将单词读音念准确,注意拼读的规律性与特殊性。如:

* allow(规律),abroad(特殊),blood(特殊)

2. 将老师提出的重要单词、词组或习惯表达法的意思最好用英文准确理解。如:

* He came across a woodcutter. (met)

* The body is calling for a new supply of the drug nicotine. (needs )

3. 注意英文单词的构词法及何时用何种词形。如:

move, moving, moved, movement

* The story is __________.

* I am deeply _____ by the story.

* They will _____ to Beijing soon.

* As a result of the ______ of these plates, west America near the sea has always been a place for earthquakes.

4. 注意词语的正确用法及辨析。如:

* consider sb. as... (认为某人……)consider sb. to be ... (认为某人……)

consider doing...(考虑做……)

* be used to sth. /doing... (习惯于做某事)used to do... (曾经常做某事)

5. 注意一词多义。如:

word order(顺序)

the new world order(秩序)

order one’s lunch(点菜)

order more machines (定货)

order sb to do... (命令)

6. 注意句法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点。这在每册书最后的语法总结中均有说明。如高一下学期学的定语从句。

7. 每个单元结束后可在笔记本上进行一次小结,这种整理、复习和积累是很必要的。

如此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绝非否认语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否则一部词典和一本语法书足矣。如果我们学了六年的英语之后,只会考试和读书,那么不能说我们的英语学习是成功的。

(二)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自我训练方法

语言能力一般是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它们排列的先后顺序也反映了学外语的一般规律:听、说先于读、写。初中学习强调听、说,高中学习侧重读、写。实际上偏废哪一项也学不好英语,只重听、说导致文盲,只重读、写导致聋哑。在语言学习中这四种技能是交织在一起的,应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高中阶段,高二要攻会考,高三要攻高考,高一是个大好时机,一定要珍惜。

四种语言技能中听、读帮助你获得信息,说、写帮助你表达信息。因此,从个人获取信息的角度讲,我建议大家在自学或预习时先听两遍课文,获得个大概信息,再读两遍,回答Workbook上的有关问题,之后,将这些问题的答案稍加整理串起来复述课文(先口头,再笔头),再跟读课文,最后可做Workbook上的笔头练习。

除了学习课本还可以在课下做些什么以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呢?

1. 听

听是学外语必不可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外语是听会的。想象一下,把一个不懂英语的小学生或中学生扔到美国去,一年之后,他会说得很好。为什么?听得太多了,接受的语言信息量太大了。我们在国内没有这样的环境,但可以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一个外语氛围。我们练听力的时候,可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专门时间与闲暇时间结合

在你专门学英语时,你可以全神贯注地听、读、写,但也可以在起床后,睡觉前、吃饭时、娱乐或做家务时,放上磁带随意听,不必刻意捕捉什么,同一盘带子可每半面或一面反复播放一星期或两星期,直至熟悉带上内容为止。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英语开始变得容易了。

(2)精听内容与泛听内容结合

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信息量,确定精听与泛听内容。一般说来,精听的东西除了高中课本外可选一些与高中水平相当的课文短小的经典教材,如《新概念》趣味故事或专门的听力教材等。泛听内容可以选用长些、超出个人水平、接近实际生活的材料、磁带录像带、广播、电视节目和英语电影等。

2. 说

谁都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漂亮的英语,但说是需要训练的,训练是要张嘴的。说英语的最大障碍往往是自己为自己设置的:脸皮薄,怕说错,不张嘴,或者是另外一种自我安慰的形式:反正我也会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久而久之,嘴巴就变笨了。此外,还存在着一个客观原因,我国中学一般是大班教学,轮到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很少,且紧张的教学进度不容许设置很多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课堂活动。有的同学一节课下来说不了几句话,但这可不可以补救呢?下面是几个由易到难的自我训练的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而做。

(1)过语音关

将课文或所选的精听材料听熟后一句一句跟读,注意语音语调、连读、失去爆破、停顿、语气,尽量模仿,如有条件可将自己的声音录音后与原带对照、改进。最后朗读并背下全文。做此项工作不图快,而图精,每周一、二篇即可。切忌不听录音,拿过一篇文章生念,这样只能是土腔土调越来越浓,原汁原味越来越淡。

(2)过对话关

我们自习时可以听熟课文中的对话,模拟人物对话,参照真实生活改编对话。

(3)过课文关

在家我们可以先听或先读课文,之后口答课文问题,为了练习说话,口答时最好采用全句的形式。然后可以将这些问题串起来、整理一下、进行课文复述。

(4)过生文关

拿来任意一篇程度相当的文章,不宜过长,如趣味故事,三两分钟,默读一遍,了解故事大意,不要试图背下原句,翻扣文章,开始复述文章梗概,五六句,七八句,言简意赅为好。如果每天用五六分钟做此项工作,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明显效果。

(5)过看图说话关

看图说话似乎是小孩游戏,但在没有任何文字提示的情况下表达出来是不容易的。它也是了解中、英文差异,克服中文干扰,建立英语思维的好方法。资料可选用市面上买得到的漫画册,如《父与子》,《阿达姆松》等。

(6)过自由表达关

这是指能运用所学英语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想,如简单叙述一件事,简单评述一件事,说话可多可少,关键是要说得有条理。

3. 读

读是高中重点发展的语言能力之一,这个问题是光靠读课本所不能解决的。必须扩大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一般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在学校的课本学习是精读,其他阅读材料属泛读的范围。现在市面上书很多,如同步阅读材料、阶梯式阅读材料、测试阅读材料、世界名著简写本、英文报刊、杂志等。你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及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来读。读的时候应注意这几个问题:

(1)不要随意性太强,要限定时间。

(2)不要每逢新词便查字典,要学会通过上下文猜测词意。

(3)不要字字都读,要学会眼扫开头、结尾,确定主题大意。

(4)不要放过关键词语,要抓住but, however等词后的真正意图。

(5)不要放弃重要的长句,要学会找到句子的并列或主从结构特征以理解句意。

(6)不要轻易根据某一细节妄下结论,要将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全面地看问题。

(7)不要一味在字面上找答案,要学会字里行间地体会作者意图或根据所得信息推理。

(8)不要以中国的习俗及价值观念为准绳去评判西方英语国家人们的行为习惯。

(9)不要拘泥于一种体裁的文章,注意体裁与题材的多样化。

4. 写

说英语比写英语自由些,它更注重信息的交流。写英语相对而言更严谨,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更高。中学生在用英语写文章时非常容易犯简单的语法错误,也非常容易写出中文式的英语,这是因为在写作时同学们常常借助中文思维,再将中文译成英文,而翻译时又过多重视意思,忽略中英文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那么在写作时应该注意哪些差异呢?

(1)语序

英语一般的语序是:主语+动作+方式+地点+时间,其中时间、地点的词语由小向大排列。

例如:她每天晚上吃完饭在自己房间安静地读书。

She reads books quietly in her room after supper every evening.

(2)时态、语态、主谓一致

* I ______ (walk) down the street when it _______ (start) to rain. was walking. started

* When they _______ (get)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 ______ (leave). got, had left

* Please ask her to call me back as soon as she _______ (return) tomorrow. returns

* The house ______ (build) over a hundred years ago.was built

(3)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

*按时间发展顺序叙述两个或一连串动作时的谓语动词形式相同。如:

He jumped out of bed, ran downstairs, took his coat and rushed out.

*在其他情况下,如一句话含若干动词,其中一个为主要的谓语动词,另外的动词则需要以非谓语动词形式或以从句形式在句中出现。

请改错。

×There was a man lived alone.

改:There was a man living alone. /There was a man who lived alone.

× Felt tireo, I went to bed early.

改:Feeling tired, I went to bed early.

Because I felt tired, I went to bed early.

I felt tired, so I went to bed early.

I felt tired. I went to bed early.

×I saw two boys fought.

改:I saw two boys fight /fighting.

(4)词性的转换。如:

* Everybody at the party was _______ dressed.

A. colour B. colourful C. colourfully 答案:C

* Tom looked ______ when I saw him.

A. sad B. sadly C. sadness 答案:A

* To my ______ , the film was too short.

A. disappoint B. disappointing C. disappointed D. disappointment

答案:D

(5)习惯用法。如:

*我昨天去北京大学,路上用了两个小时。

It took me two hours to go to Beijing Universit

B. 请问哪里有科技小品范文

所谓“科技小品”,就是指带有人文色彩、富有情趣的自然科学类文章。

“科技”,是指文章内容以反映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为主。这类文章大都是前沿性的科技动态或边缘性学科,代表着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体现着科技发展动态。“小品”,一是指这类文章多运用的是文艺性笔调,有趣味性、人文性,像《南州六月荔枝丹》《沙尘暴》;二是指这类文章内容是科学普及性的,不是专业知识的教科书;再者,文章篇幅短小,千字左右。“鉴赏”是说阅读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学习掌握文章所介绍的科技知识,重要的是理解欣赏文章的表达思路、方式方法、语言运用等。高考选这类文章也不是考科技知识,而是考查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和运用。科技小品毕竟是科技知识的介绍,文章常常运用一些新的概念,长句较多,内容集中,信息密度较大,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不过,仍然属于说明文的范畴,我们沿着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思路,即说明的对象、介绍的要点、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修辞手法运用、语言特点等去顺藤摸瓜,就不难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一、概括说明要点、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文章的核心,确定这个核心是理解鉴赏的关键。科技小品的说明对象多是事物和事理,事理说明文的观点一般在文章的首段,或是每一段的前边几句话,它起着概括全文或全段的作用,把每一段的观点串联、概括起来,就能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1.分析、概括题目。

科技小品常以说明对象作题目,如《铜奔马正名》《沙尘暴》。阅读正文前对题目作些分析和推测,有益于把握全文的说明要点。如“铜奔马正名”,大体应该说明的主要内容是“铜奔马”原来叫什么名字、正确的名字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要正名、依据是什么等。推测“沙尘暴”要说明的应该是什么是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作用、危害和防治等。带着这些推测去阅读对应原文,能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果需要补添题目,就要概括科技短文的主要信息,留意首尾段落中的关键信息,筛选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举例意图,把主要的信息浓缩为一句简洁的话。

2.对应观点和例子。

一篇科技小品往往包容着几种信息和观点,引用不少例子、列举条条依据,有时观点和例子在行文中有较远的距离。这要求我们阅读时把例子和观点一一对应起来,由例子去寻找观点、由观点寻找依据。字数最多的例子,说明的往往是最主要的观点。高考命题者也常常在观点和证据之间设题,用观点例子相互交叉、张冠李戴来设置干扰。理清观点和例子、总观点和分观点,便于把握全文、为理解鉴赏作好准备、减少做题的阻力。

3.确认指代词的含义。

常用的指代词如“这”“那”“这些”“那些”“它”“它们”“此”等,作者为了行文简洁,常用这些代词替代文中的各种信息、观点、例证等,依据语境选取最接近代词的句子或内容,确认每一个代词的含义,并弄清不同代词之间的关系,如并列、交叉、包容等,才能正确认定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观点。指代多是承前指代,如果把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可以读通的一般是所代的内容;有时指代的内容比较多,代入原文都可以读通,甚至能够理解通顺,就应该考虑最接近代词的内容,还可以与本段小论点对照,选择最接近论点的内容。如果指代内容含有修辞手法,就须推知修辞的具体含义。

二、理清说明的层次思路

科技小品文,一般段落较少,而段内层次较复杂。理清段内的层次,弄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必要步骤,是进一步理解鉴赏的基础。阅读要边读边勾画,标出说明的观点句,各段的小观点,各种不同的认识主张以及所持的依据。推断句子之间、段落层次间的关系,用双竖线隔开。阅读说明文,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可以把内容简化、量化、表格化,从而使之清晰化,内容、观点、论据一目了然。如《铜奔马正名》文章先提出铜奔马定名一直未惬人意,最近定名更为不妥,定名“飞燕骝”最恰切。观点明确,论据充实有力,言之凿凿,层次清晰,下语准确。再如《沙尘暴》,文章先提出问题,指出沙尘暴的性质、特点、作用,然后从几方面分析其在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意义,再分析造成危害的原因,列举危害表现,最后提出劝告。

三、分清内容类别

科技小品虽然字数少,但内容繁杂,容量大,特别是一些重点段落,有时读上三四遍,仍然不得要领。这要求我们学会分类,理清头绪。

可以按原文明确提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进行分类。如《铜奔马正名》作者认为定名为“飞镰铜马”不妥,列举了大量证据和理由,我们可以分为4类:①撰作时代晚,有冗杂虚构之病,不足为据;②是人是兽是禽,含义难定,不足为据;③武威铜马写实,不同神话,虚实合一,牵强附会,不足为据;④飞镰铜马分指两物,混淆概念,不足为据。也可以按所驳对象分类或按照提示语进行分类。许多科技小品,开头或段落中间有许多明示的或隐含的提示语,可作分类的标志。如《沙尘暴》第3段“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土壤分布和补充”为一类,“水循环”为一类。还可以按照正面反面分类。一些对比性的科技小品,最适合从正反分类。

四、分析理解长句

科技小品多用有复杂附加成分的长句,一个句子中压缩了大量的内容,如一种事物或事理的时间、范围、性质、状态等,或用多个句子作修饰限制成分。这些长句往往是我们理解全文的障碍,也是命题人设置考点之处。理解长句的有效方法,是划分主谓宾定状补,分解句子的内容成分,分成不同层次,化大为小。先提取主干,确定主谓宾,因为它们是句子的中心;然后确定提取状语,注意每一个状语的位置;再确认提取定语,注意定语的排列次序,句子强调的内容往往是靠近中心词的部分。分解长句一般采用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办法,在分解句子的基础上,把握各层次的含义,从而理解句意。

五、敏感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含义

因为科技小品内容繁杂、长句多,表达要求准确、区分细微、分寸得当,所以词语的选择运用讲究精确细致。对一些词语的理解要养成勾画圈点的习惯,提高敏感度,把握其具体的含义。

1.关联词。

常见的关联词有递进、并列、假设、条件、因果、转折等几大类,阅读时,看到“首先”,要想到“其次”;看到“多项条件”,要找到“惟一条件”;看到“所以”,要寻找原因……高考命题者常常在关联词语的运用方面设置障碍,如把原文的充分条件说成必要条件、把因果关系表述成条件关系等。

2.副词。

科技文在表述科技成果时经常用“已经”“将来”“或许”“可能”“设想”等词语,要分清已成事实或未成事实,弄清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3.否定词。

科技文常用来表否定意义的词有“不”“非”“没有”“否决”“推翻”“拒绝”“无条件”“严禁”“取消”等。其中要注意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思,如果一句话中否定超过三个,先取出两个否定变为肯定,再理解全句的意思。还要弄清一些表否定词语的确切含义,如“绝对”是“无任何条件的、不受限制的”。“无条件”是“无要求限制”。

4.表示相反的词语。

注意科技文一句话中,表达内容上的相反。常用词语如“降低”“缩小”“成反比”“截然相反”“不同于”等。首先要具体理解表相反词语的意义,具体到一句话要仔细分辨词语的细微差别,如果两句话表达的内容不同,要把原句仿写下来,对照主谓宾的区别,如“满月的时候地球两极的气温有所升高,但中纬度地区情况截然相反”。理解“截然相反”可仿写“满月的时候中纬度地区气温有所降低”。

5.比喻词。

由于科技文表达意思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常常用比喻修辞手法或词语的比喻义,理解时要找出“本体”,如“‘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借用了美国50年代在全国修建的高速互联公路”一句话中:“信息高速公路”的意思不是“互联的公路”而是“互联的信息网络”。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六、熟悉考题干扰设置方法

1.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即所设置的选项不是从全文主旨去理解内容,而是背离主旨,抽取只言片语,组合成貌似正确的理解,误导考生作出错误选择。2.夸大范围。

命题者常夸大的是事物的范围、作用、程度,或者任意扩大概念外延等,引诱考生落入圈套。

3.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故意缩小范围,缩小作用程度,或任意缩小概念外延来代替整体,误导考生。

另外,“偷换概念”“乱设因果”“衍生他意”“错误整合”等都是常用的设题方法,要我们在日常训练中,逐项了解熟悉,以帮助判断。

七、掌握大体解题思路步骤

1.准确把握题目要求。

要认真分析题干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如“意义”“解释”“作用”“原因”“证据”“推断”“主要的”“根本的”“属于”“不属于”等。

2.找准对应区域。

有了对全文的整体把握,不难迅速找准区域。不过有的选项涉及信息不止一处,考生常常只找一点,丢掉其他。这要求我们建立“多点意识”,找准找全对应点。

3.分析比较原文和选项。

对原文和选项的内容文字做仔细的分析比较,从句式、陈述对象、句意侧重、范围大小、程度轻重等方面辨析异同,利用命题者设题常用干扰方法知识帮助判断选择。

4.回头确认。

初步确定选择项后,再次对照题干要求,验证选项正误。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在不断往复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首选保证阅读的“质量”,每一次都是认真细致的,不是匆匆浏览,一带而过。每次阅读做题后,都要反思,不能只靠感觉,在多次阅读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不断领悟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升能力。

科技小品:向大海要淡水
--------------------------------------------------------------------------------

金羊网 2004-09-12 14:29:43
www.ycwb.com

作者:鲁余

现在不仅北方(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就是在雨量丰沛的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城市及海岛,也存在缺水问题,除了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外,根本出路在于寻找和扩大淡水资源的来源。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利用高科技使海水淡化是化解水危机的重要出路之一。

据科学家研究,海水的平均含盐量约占3.5%,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钠(食盐),其次是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钾、碳酸钙等等。

陆上的淡水又从何而来?除了极少部分可能是原始自然存在的(主要是深层地下水)外,绝大部分也是由海水转化而来。海水中的水分与盐分的冰点与蒸发点各不相同,海水一结冰,这冰是淡水冰,因此南北两极附近海上的冰山和浮冰都是淡的。特别面广量大的是海洋在太阳光的直晒下其表面不断蒸发,海水中的水分变成水汽上升到空中,这些水汽通过大气环流带到陆地上空,形成积雨云,然后降下淡水(雨水或雪)。所以陆上淡水的源头归根结底可以说是来自海洋。

人们自然会想到:如果能直接把海水淡化,那么淡水危机不是可纾解了吗?科技界早就投入研究。

海水淡化就是将海中的盐分分离以获得淡水。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国际上就研究出闪蒸法、电渗析法和反渗析法等,并投产使用。最先使用的是闪蒸法(蒸馏法),它是将海水在加热设备中加热到150℃,再送入扩容蒸发器进行降压处理,然后冷凝成淡水。此法还可带动蒸汽涡轮机发电。沙特阿拉伯就用此法解决淡水来源,但它的成本高。

目前国际上最看好、成本低且适合较小水厂采用的是反渗析法(膜法),它是用高压使海水通过一个能滤掉盐分、杂质和其他有害离子的屏膜,渗析出淡水。此法在全球海水淡化总量中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有人总对淡化水有点不放心:是否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存在?对此专家们解释说,海水淡化其实与纯净水制作工艺一模一样,一般细菌难以通过屏膜,完全可以放心饮用。淡化水的成本与自来水相当。

我国天津早就用反渗析法进行海水淡化。浙江的海岛县嵊泗,七成多的老百姓生活用水全靠海水淡化。它的前景广阔美好。

C. 修改病句 关联词

辨析并修改病句练习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B.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各显其能,使来宾们从中感受到重庆青年的友好。
C.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调到北京去了。
D.他清楚地记得,一周前,一个人背着一个黑色的皮包,从这条小路匆匆地走进村子,径直走进了王明那有些破败的小院。
答案:D.(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自给”的主语是“石油” ,应改为“生产的石油”。B.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的”。C.多项定语词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次序一般为: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词,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正确次序:我们学校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主张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贡献与索取一致的观点,并不是主张把人生的价值仅仅归结到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向社会的索取上。
B.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了起来,使他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C.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我赶紧扣上大衣扣子,快步向不远处的汽车站走去。
D.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巨大损失,长期以来所恪守的诚信待人的美好品德也会丧失。
答案:A.(B.多项状语排列次序不当。当动词前的附加语(状语)较复杂时,排列的次序大致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③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④ 表情态或程序的(副词)。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在中心语前。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C.没有认清附加语的隶属关系,张冠李戴。禁不住的是人,而不是风,“不禁” 移到“打” 的前面。D.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放在主语之前。“如果”移到“他”的前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B.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电脑中有些网站,可以申请免费个人主页,这样,你只要将自己的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了解你的一切了。
D.文章里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选择组织材料。
答案:D.( A.主客颠倒,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B.分句位置不当。这个复句里的几个分句逻辑关系混乱,正确的次序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反映了一定的事理关系,句序应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列。 C.关联词位置不当,应为“只要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但他却百般抵赖,拒不承担由于酒后开车超速行驶致使大桥护栏被撞毁的损失。
B.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C.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都被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感染了。
答案:D.(A.主谓搭配不当。把“认为”改为“证明”;或把“结果”去掉,改为“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B.主谓搭配不当,去掉“月光……起来”。C.动宾搭配不当,“塑造”与“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成“形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最近,市政府为塑造济南市良好的城市形象,大力推行文明用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B.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D. 谁知道科技小品的主要特点,快啊!!!

所谓“科技小品”,就是指带有人文色彩、富有情趣的自然科学类文章。

“科技”,是指文章内容以反映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为主。这类文章大都是前沿性的科技动态或边缘性学科,代表着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体现着科技发展动态。“小品”,一是指这类文章多运用的是文艺性笔调,有趣味性、人文性,像《南州六月荔枝丹》《沙尘暴》;二是指这类文章内容是科学普及性的,不是专业知识的教科书;再者,文章篇幅短小,千字左右。“鉴赏”是说阅读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学习掌握文章所介绍的科技知识,重要的是理解欣赏文章的表达思路、方式方法、语言运用等。高考选这类文章也不是考科技知识,而是考查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和运用。科技小品毕竟是科技知识的介绍,文章常常运用一些新的概念,长句较多,内容集中,信息密度较大,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不过,仍然属于说明文的范畴,我们沿着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思路,即说明的对象、介绍的要点、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修辞手法运用、语言特点等去顺藤摸瓜,就不难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一、概括说明要点、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文章的核心,确定这个核心是理解鉴赏的关键。科技小品的说明对象多是事物和事理,事理说明文的观点一般在文章的首段,或是每一段的前边几句话,它起着概括全文或全段的作用,把每一段的观点串联、概括起来,就能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1.分析、概括题目。

科技小品常以说明对象作题目,如《铜奔马正名》《沙尘暴》。阅读正文前对题目作些分析和推测,有益于把握全文的说明要点。如“铜奔马正名”,大体应该说明的主要内容是“铜奔马”原来叫什么名字、正确的名字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要正名、依据是什么等。推测“沙尘暴”要说明的应该是什么是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作用、危害和防治等。带着这些推测去阅读对应原文,能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果需要补添题目,就要概括科技短文的主要信息,留意首尾段落中的关键信息,筛选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举例意图,把主要的信息浓缩为一句简洁的话。

2.对应观点和例子。

一篇科技小品往往包容着几种信息和观点,引用不少例子、列举条条依据,有时观点和例子在行文中有较远的距离。这要求我们阅读时把例子和观点一一对应起来,由例子去寻找观点、由观点寻找依据。字数最多的例子,说明的往往是最主要的观点。高考命题者也常常在观点和证据之间设题,用观点例子相互交叉、张冠李戴来设置干扰。理清观点和例子、总观点和分观点,便于把握全文、为理解鉴赏作好准备、减少做题的阻力。

3.确认指代词的含义。

常用的指代词如“这”“那”“这些”“那些”“它”“它们”“此”等,作者为了行文简洁,常用这些代词替代文中的各种信息、观点、例证等,依据语境选取最接近代词的句子或内容,确认每一个代词的含义,并弄清不同代词之间的关系,如并列、交叉、包容等,才能正确认定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观点。指代多是承前指代,如果把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可以读通的一般是所代的内容;有时指代的内容比较多,代入原文都可以读通,甚至能够理解通顺,就应该考虑最接近代词的内容,还可以与本段小论点对照,选择最接近论点的内容。如果指代内容含有修辞手法,就须推知修辞的具体含义。

二、理清说明的层次思路

科技小品文,一般段落较少,而段内层次较复杂。理清段内的层次,弄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必要步骤,是进一步理解鉴赏的基础。阅读要边读边勾画,标出说明的观点句,各段的小观点,各种不同的认识主张以及所持的依据。推断句子之间、段落层次间的关系,用双竖线隔开。阅读说明文,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可以把内容简化、量化、表格化,从而使之清晰化,内容、观点、论据一目了然。如《铜奔马正名》文章先提出铜奔马定名一直未惬人意,最近定名更为不妥,定名“飞燕骝”最恰切。观点明确,论据充实有力,言之凿凿,层次清晰,下语准确。再如《沙尘暴》,文章先提出问题,指出沙尘暴的性质、特点、作用,然后从几方面分析其在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意义,再分析造成危害的原因,列举危害表现,最后提出劝告。

三、分清内容类别

科技小品虽然字数少,但内容繁杂,容量大,特别是一些重点段落,有时读上三四遍,仍然不得要领。这要求我们学会分类,理清头绪。

可以按原文明确提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进行分类。如《铜奔马正名》作者认为定名为“飞镰铜马”不妥,列举了大量证据和理由,我们可以分为4类:①撰作时代晚,有冗杂虚构之病,不足为据;②是人是兽是禽,含义难定,不足为据;③武威铜马写实,不同神话,虚实合一,牵强附会,不足为据;④飞镰铜马分指两物,混淆概念,不足为据。也可以按所驳对象分类或按照提示语进行分类。许多科技小品,开头或段落中间有许多明示的或隐含的提示语,可作分类的标志。如《沙尘暴》第3段“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土壤分布和补充”为一类,“水循环”为一类。还可以按照正面反面分类。一些对比性的科技小品,最适合从正反分类。

四、分析理解长句

科技小品多用有复杂附加成分的长句,一个句子中压缩了大量的内容,如一种事物或事理的时间、范围、性质、状态等,或用多个句子作修饰限制成分。这些长句往往是我们理解全文的障碍,也是命题人设置考点之处。理解长句的有效方法,是划分主谓宾定状补,分解句子的内容成分,分成不同层次,化大为小。先提取主干,确定主谓宾,因为它们是句子的中心;然后确定提取状语,注意每一个状语的位置;再确认提取定语,注意定语的排列次序,句子强调的内容往往是靠近中心词的部分。分解长句一般采用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办法,在分解句子的基础上,把握各层次的含义,从而理解句意。

五、敏感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含义

因为科技小品内容繁杂、长句多,表达要求准确、区分细微、分寸得当,所以词语的选择运用讲究精确细致。对一些词语的理解要养成勾画圈点的习惯,提高敏感度,把握其具体的含义。

1.关联词。

常见的关联词有递进、并列、假设、条件、因果、转折等几大类,阅读时,看到“首先”,要想到“其次”;看到“多项条件”,要找到“惟一条件”;看到“所以”,要寻找原因……高考命题者常常在关联词语的运用方面设置障碍,如把原文的充分条件说成必要条件、把因果关系表述成条件关系等。

2.副词。

科技文在表述科技成果时经常用“已经”“将来”“或许”“可能”“设想”等词语,要分清已成事实或未成事实,弄清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3.否定词。

科技文常用来表否定意义的词有“不”“非”“没有”“否决”“推翻”“拒绝”“无条件”“严禁”“取消”等。其中要注意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思,如果一句话中否定超过三个,先取出两个否定变为肯定,再理解全句的意思。还要弄清一些表否定词语的确切含义,如“绝对”是“无任何条件的、不受限制的”。“无条件”是“无要求限制”。

4.表示相反的词语。

注意科技文一句话中,表达内容上的相反。常用词语如“降低”“缩小”“成反比”“截然相反”“不同于”等。首先要具体理解表相反词语的意义,具体到一句话要仔细分辨词语的细微差别,如果两句话表达的内容不同,要把原句仿写下来,对照主谓宾的区别,如“满月的时候地球两极的气温有所升高,但中纬度地区情况截然相反”。理解“截然相反”可仿写“满月的时候中纬度地区气温有所降低”。

5.比喻词。

由于科技文表达意思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常常用比喻修辞手法或词语的比喻义,理解时要找出“本体”,如“‘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借用了美国50年代在全国修建的高速互联公路”一句话中:“信息高速公路”的意思不是“互联的公路”而是“互联的信息网络”。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六、熟悉考题干扰设置方法

1.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即所设置的选项不是从全文主旨去理解内容,而是背离主旨,抽取只言片语,组合成貌似正确的理解,误导考生作出错误选择。2.夸大范围。

命题者常夸大的是事物的范围、作用、程度,或者任意扩大概念外延等,引诱考生落入圈套。

3.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故意缩小范围,缩小作用程度,或任意缩小概念外延来代替整体,误导考生。

另外,“偷换概念”“乱设因果”“衍生他意”“错误整合”等都是常用的设题方法,要我们在日常训练中,逐项了解熟悉,以帮助判断。

七、掌握大体解题思路步骤

1.准确把握题目要求。

要认真分析题干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如“意义”“解释”“作用”“原因”“证据”“推断”“主要的”“根本的”“属于”“不属于”等。

2.找准对应区域。

有了对全文的整体把握,不难迅速找准区域。不过有的选项涉及信息不止一处,考生常常只找一点,丢掉其他。这要求我们建立“多点意识”,找准找全对应点。

3.分析比较原文和选项。

对原文和选项的内容文字做仔细的分析比较,从句式、陈述对象、句意侧重、范围大小、程度轻重等方面辨析异同,利用命题者设题常用干扰方法知识帮助判断选择。

4.回头确认。

初步确定选择项后,再次对照题干要求,验证选项正误。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在不断往复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首选保证阅读的“质量”,每一次都是认真细致的,不是匆匆浏览,一带而过。每次阅读做题后,都要反思,不能只靠感觉,在多次阅读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不断领悟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升能力。

E. 雨停了,我们出发。(加上关联词)

1.都无法忘记我的故乡
2.早就已经到达终点了
3.就(“将”可加可不加)延期举行
4.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
5.虽然我仍然没有得到满分
6.只有诚实守信
7.要么唱歌

F. 急求节目串联词

——校庆节目主持人台词

甲:各位领导
乙:各位来宾
丙:敬爱的老师
丁:亲爱的校友
合:上午好!
学校迎新晚会现在开始!

甲:今天,我们的花裙扬起彩色的瀑布;
乙:今天,我们的歌声敲响喜悦的锣鼓;
丙:今天,我们美丽的倩影旋起青春的舞步;
丁:今天,我们意气风发载歌载舞;
合:为新春献出最真诚的祝福!
甲:请欣赏——三句半《大学生活》

甲:爱,是生活的主题;
乙:爱,是苦苦追寻。
丙:爱,是至高无上的情感!
丁:爱,使我们无比欢欣!
合:请欣赏——歌曲《第一次爱的人》

甲:日日夜夜,天地轮回
乙:日日夜夜,印证着我们的足迹
请欣赏:.歌曲《下一个天亮》

甲:中国的传统文化放射异彩
乙:中华大地展示着雄壮的美丽;
请欣赏——竹笛曲目《姑苏行》

甲:青春脚步矫健有力乙:青春的舞曲充满活力
丁:我们时代的青年
丙:用美丽的舞姿展示自己下面请欣赏--舞蹈《千年等一回》

甲:我们艰苦求索,彪炳千秋;
丁:学校花繁果硕,绚丽夺目。
丙: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他们用智慧与汗水催开了花园的蓓蕾;
丁:感谢我们的学子,是他们用成功与喜悦为母校赢得辉煌。
丙:回首往昔,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丁: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心怀向往;
合:让我们迎接美好的明天吧!甲:演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G. 请先说你好报幕词

串联词是主持人组织、串联各节目的话语。它承接上一个节目,开启下一个节目,是主持人穿梭于节目内容和听众之间的手段和途径,也是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串联词一要准确,与节目内容准确联结;二要简洁,不喧宾夺主;三要有情感性,能感染听众;四要注意灵活多变,忌千篇一律。那么怎样设计呢?下面也以这场晚会的两个节目为例:
1.今夜良辰美景,歌声在飞扬,笑声在荡漾,一群美丽婀娜的姑娘也想用她们动人的舞姿表达她们深情的祝福,请欣赏由××、××等带来的舞蹈《天竺少女》。
2.送别了柔媚多情的天竺少女,接下来要请您欣赏一个小品。在去年的元旦文艺汇演晚会上,小品《推销风波1》相信大家记忆犹新。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让我们知道,其实赵本山、潘长江离我们并不遥远,小品明星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去年王小二推销的是运动鞋,今年炎热的夏季,他又会推销什么呢?掌声有请××、××为我们带来的小品《推销风波2》。
这两个节目的串联词既简洁又富有感染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感官,使各个看似独立的节目相互关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多姿多彩的串联词可以把整台晚会的节目串联成一挂精美的项链。
电视新闻的串联词是节目主持人在报道的条与条之间“说”的话。它的作用有三:
一是衔接作用。长期以来,电视新闻的编排都是把一条一条的新闻串接起来,每条新闻相对独立,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大。这样的串联对于线性编排的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很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采用串联词则可以将新闻的条与条进行承上启下的连接,使单条新闻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组合。
二是点评作用。许多新闻报道的是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涉及法律、法规、信仰、观念、伦理、道德以及习俗等。所以,要想使新闻报道“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在串联词中用简短的话语对报道做点评,表明立场观点、明确是非、正确引导观众是很有必要的。
三是主持人施展作用。有了串联词,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不是隔一会露个脸,播一段新闻导语就了事了,而是在播或“说”串联词这样一个过程中,把自己融进新闻报道中去,也就是把自己的表情、声音、语态等与新闻报道融为一体,将对报道的理解很自然地传达给观众,引导观众逐条观看,同时给观众以贴近感和亲切感。可以说,串联词是新闻节目主持人自我展示的一个载体,不少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因此而展现了自己的主持风格,不少新闻节目也因主持人的出色表现而独具特色。
二、串联词的特点
首先,串联词必须简短明了,它毕竟不是新闻节目的主体,所以不能喧宾夺主。如果不能找好两条新闻之间的关联内容,绕一个大圈子去连接下面的新闻,势必会让观众产生生拉硬扯的感觉,同时也会占用宝贵的时间。
其次,串联词应该使用观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雅俗得当,合乎事理。像“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样的语言就显得粗俗了。
第三,串联词的花样繁多,语言表达应别出心裁、诙谐幽默。比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我市郊县的农民却遇上了种瓜得豆的事儿。今年春上,这里的农民种了几百亩优质西瓜,眼看夏天就要过去了,这几百亩瓜地一个西瓜也没有长出来。”再比如,“煮熟的鸭子会飞吗?当然不会。然而火车站的两个小偷今天却遇上了这样的尴尬事儿。他们俩合伙偷了旅客的一个大行李包,正当两人躲在一个静悄悄的角落里分赃的时候,却被从天而降的警察逮了个正着,原来他们躲藏的地方正是公安局的宿舍。”
三、串联词的写作技巧
现在不少电视新闻节目的串联词都取代了传统的新闻导语形式,成了名副其实的引导新闻的“导播”。这样的超越单篇新闻内容之上的串联词在写作方式上十分灵活。
要写好串联词关键是找到新闻的条与条之间比较合适的关联内容,这种关联可以是关联词、关联句,也可以是语气关联、逻辑关联、情感关联等等。乐山电视台的《晚间报道》开办几年来,在串联词的写作和编辑上摸索出一些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方法。
1.关联词串联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上下两条新闻之间能够找到一个关联的词或句。例如,上一条新闻说的是小偷行窃围观者不愿管,而下一条新闻说的是农民不愿打消费官司,这两条新闻都有“不愿意”这么一层意思。所以,“不愿”就可以作为一个关联词。于是两条新闻之间的关联词可以这样写:“看见小偷正在行窃就是不愿管,说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愿与不愿既有主观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就拿现在的一些农民来说吧,遇到消费纠纷时,宁愿私了也不愿打官司,这是为什么呢?”
有时候关联词要换成关联句才能使串联词更流畅。如《此处何时才有人行道》与《明晚又有流星雨,市民肉眼可见着》之间的串联词可以写成这样:“人走人的道儿,车走车的道儿,宇宙间的星星更是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行。记者刚才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天文奇观好戏连台,刚刚欣赏完500年一遇的狮子座流星暴雨,双子座流星雨又将于明晚划亮夜空。”
2.同类串联法
具有同一个主题的几条新闻的上下联接,可以从上一条消息的内容说开去,引出下一条消息。比如在《我市开展“3.15”大型投诉活动》和《“12315”今天太辛苦》两条消息之间可以这样串联:“从现场投诉的效果看出,今天可以说是个让消费者放心、让造假售假者胆颤的日子,当然仅仅靠这一天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广大观众都有一个愿望:让‘3.15’变成‘365’。不过,一年365天都在开通的‘12315’投诉热线,也只有今天最热。”
3.语气串联法
当上下两条新闻很难找到关联词的时候,可以用一种语气关联的办法进行串联。语气关联的种类很多,用法也很灵活。比如上条新闻是《峨眉山市:全力抢救“12.11”事故伤员》,下条新闻是《此处何时才有人行道》,笔者在串联时就选了“愣是”这么一个语气词:“好端端的一条路,那辆大客车愣是冲下了沟。在咱们乐山城里被人称为‘十里长街’的嘉定路的一段街上,行人也愣是找不着人行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4.情绪转移串联法
如果连续几条新闻都使观众的心情紧张起来,为了调节一下观众的情绪就可以使用这种串联方法。如在《输气管道破了,居民们急了》和《煤气泄漏一夜,好悬!》两条新闻之后,使用这样的串联词连接下面的新闻《一盏红军留下的煤油灯》,以调节观众紧张的情绪:“又是水管破裂,又是煤气泄漏,还真让人有点紧张。下面我们来看一条轻松的消息。前不久,在犍为县城发现了一盏当年红军用过的煤油灯,在场的人试了试,没想到还能点燃。”
5.点评串联法
对上一条比较有分量的新闻作简练的点评,既能够体现编辑思想,增加报道力度,又能够平滑地转到下一条新闻上。如上一条新闻是《直击“乡官”公选》,下一条新闻是《峨眉山市:全力抢救“12.11”事故伤员》,笔者就使用了点评串联法:“选‘乡官’曾经被村民们认为是走过场的事儿,现在公推公选‘乡官’明来明去,村民们说,他们就需要这样透明的选举。好了,我们来看下面一条来自峨眉山市的消息……”
总之,新闻串联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写作起来因“事”而宜。以上笔者概括的几种写作方法还不足以表现串联词写作的全貌,仅仅是抛砖引玉。另外笔者也注意到,不少地方台新闻节目中的串联词都很有特色,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H. 关联词:然而 怎么造句

然而造句
1、虽然他是一名家庭顾问,然而他自己的家庭生活却一团糟。
2、刻苦学版习固然重要,然而权还得注意学习方法。
3、老师的话固然要听,然而妈妈的话就可以置之脑后吗?
4、他虽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然而他的一些作品显得无趣乏味。
5、这本书的书名很吸引读者的眼球,然而其内容无任何意义可言。
6、学习固然重要,然而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是空谈。
7、我以为他会来,然而他一直没有来。
8、我以为他会因此生气,然而他却笑了。
9、这件任务固然很紧迫,然而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要保质保量的去完成它。
10、提前说好了一起去看电影的,然而他却迟迟未到。

I. 科技小品如何写

“科技”,是指文章内容以反映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为主。这类文章大都是前沿性的科技动态或边缘性学科,代表着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体现着科技发展动态。“小品”,一是指这类文章多运用的是文艺性笔调,有趣味性、人文性,像《南州六月荔枝丹》《沙尘暴》;二是指这类文章内容是科学普及性的,不是专业知识的教科书;再者,文章篇幅短小,千字左右。“鉴赏”是说阅读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学习掌握文章所介绍的科技知识,重要的是理解欣赏文章的表达思路、方式方法、语言运用等。高考选这类文章也不是考科技知识,而是考查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和运用。科技小品毕竟是科技知识的介绍,文章常常运用一些新的概念,长句较多,内容集中,信息密度较大,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不过,仍然属于说明文的范畴,我们沿着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思路,即说明的对象、介绍的要点、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修辞手法运用、语言特点等去顺藤摸瓜,就不难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