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小品司马光砸缸
《英雄母亲的一天》剧本
作者: 陈欣阳
时间:早上
地点:赵大娘家
人物:导演、赵大娘
剧情:
邻居:赵大娘,赵大娘,楼下有卖豆腐的!
赵大娘:你给我占上啊!占上个地儿啊!我这就来了!我拿点钱啊!
(出门时候跟导演撞个满怀)
赵大娘:你找谁啊?
导演(肩扛摄象机,征询地):您姓赵?赵大娘,我看您来了。
赵大娘(有点吃惊):哎呦,来就来吧,还给我买东西。
说着就去拿导演肩上的摄象机。导演急忙躲避。
赵大娘:你老是哪儿的啊?
导演(礼貌地):我是电视台的。
赵大娘(好奇地):贵姓呀?
导演:恩...姓候。
赵大娘:咋儿称呼啊?
导演:导演
赵大娘(自言自语地):也是导,倒爷,导演。
导演(见状忙解释):额,不不不,不是倒爷,是导演。
赵大娘(忙问):那倒啥呀?倒豆腐吗?
导演(不知所措地):豆腐?……不倒豆腐。导什么电视片呀,新闻片呀,纪录片什么的
赵大娘(若有所悟地):这个呀!那你坐着吧,我去买豆腐去,一会再说吧
导演忙追上去拉住赵大娘。
导演:哎不不不,大娘大娘,我们呀就是给您拍片来了。
赵大娘(不解地):给我拍片?
导演:你儿子前几天抓了一个坏人,给人民立了大功了。
赵大娘(不以为然地):上厂子找他去吧!在那呢
导演(忙回绝):不是。您现在就是英雄的母亲。我们拍的专题片呀,是三、八妇女节播的,非拍您不可。
赵大娘(难为情地):啥呀,多大岁数了,还拍电视片,那不让人家把大牙都笑出来呀?
导演(奉承地拉赵大娘坐下):您客气了,您坐下,我给你说说我们这个导演的构思 。
赵大娘(纳闷地):豆腐丝?
导演(忙解释):不是豆腐丝,是构思。
赵大娘:构思!
导演:咱们电视片的名字呀,叫《英雄母亲的一天》
赵大娘(忙摇头):不中,不中,一天可不中啊,没那工夫呀!你说那豆腐上午不买,下午就没了。
导演(有点急了):不是说拍您的一天,说是拍您一天当中的....几块。
赵大娘(有点明白):三口人,有六块儿就够了。
导演:您听着啊,我给您说说咱们这个导演的这构思啊。它是这么回事,通过您呐,要拍出这个英雄母亲的光辉形象,要通过您呐,要反映出啊,咱们这个80年代妇女的这个精神面貌和这个时代感,要通过您呐,要反映出这个英雄成长的足迹。还要通过您反映出咱们中国妇女在美学方面的追求。(大娘可不在乎,东找找,西找找,才找到导演脚下的盆子。)
赵大娘:我说倒爷,是这么着
导演:不,不是倒爷,导演!
赵大娘:导演,导演,这个豆腐,你要是上午不买,下午就没有了,你还得快点儿说,我这忙着呢
导演:我刚才跟您说的你都理解没有?
大娘(想也不想):理解了!
导演:理解?那就行了
突然,大娘(抬起头):你说啥来的?
导演:这电视啊,就是导演内意思,您呐,别管了,您就站在您的位置上,咱们现在开始工作,
赵大娘:哪儿,哪儿是我的位置啊?
导演:您站好别动就对了。就站这就站这,下面,我来提问,我问什么,您就回答什么,啊
导演:大娘,您每天早上起来都干什么呀?
大娘(满不在乎):早上起来活儿忙着呐,就早上起来多,你说干完了这样干那样。
导演:不是不是不是,第一件。
赵大娘:第一件?
导演:第一件。
赵大娘:啥都能说呀?
导演:有啥说啥。
大娘(凑到导演的耳朵边,轻声地):第一件就是,上厕所。
导演(大吃一惊):上厕所不能说。
大娘(莫名其妙):你说我说着吧。我问你我说啥都能说吧?你说啥都能说!我说也不好不是。
导演:我问您早上起来您是不是搞点儿体育活动?
赵大娘:你老说的是锻炼吧?
导演:哎对
赵大娘:锻炼!
说着就开始甩手
导演:不是不是,大娘,你还会点别的不会?
赵大娘:别的..太极拳
导演:太极拳行。
赵大娘:
导演:您说的那都过时了,额...您会不会老年的迪斯科?
赵大娘:就早上起来电视台教的那个?
导演:对对对
赵大娘:我看呐,那还不如我们门口的交通警呐!(说着就比划上了)
导演:不对不对,停停停,停!
赵大娘:停啥,你嚷啥啊,我这有心脏病,你说你停了就堵塞,
导演:坐下坐下坐下,我跟您说说啊,恩...您干完了一天的家务活之后,到晚上,您最想干的就是...?
赵大娘:我就躺那儿睡觉,
导演:睡觉不行...您看电视吗?
赵大娘:看
导演:电视,电视里面那些唱歌的
赵大娘:就爱听唱歌的
导演:会唱吗
赵大娘:年轻的时候吧,我唱的还挺好的,这老了,差劲了,
导演;没关系,只要唱出咱们时代感就行,咱就拍唱歌,您最喜欢唱的是什么?
大娘:就昨个晚上那个,电视演的那叫《昨夜星辰》。
导演:昨夜星辰?好!好! 就昨夜星辰,站好,我说预备,咱开始啊
导演:预备!开始
只见大娘手足并用,导演饶有兴致地拍了起来。刚开始挺好,唱着唱着就唱到黄梅戏了,还弯腰摆起了舞架子。导演被她弄得一屁股坐到地上。
大娘(抓抓头):哎,咋变了!
导演:我说,您唱错了,
赵大娘:唱评剧上去了?不唱了,再唱跟说相声似的了
导演:算了算了大娘,咱们这一组啊,咱们下一回再拍。咱们这回呐,咱们就拍您这个英雄的母亲买东西归来,好不好?
赵大娘:太好了,我先把豆腐带回来(说着拿起盆就走)
导演:大娘大娘!您别走,不是说让您买豆腐去,您要买的...您把这先放下,(接过大娘手中的盆放到桌子上)来,拿着拿着,拿着这个,这个这个(把一兜营养品给大娘)
赵大娘:还挺轻巧诶
导演:您别看它轻巧,这里什么都有啊
赵大娘:想啥有啥?
导演:哎,想啥有啥。
赵大娘:那我儿子还用得着上班?那就在家想呗
导演:不是,这是道具呀,它这比如说吧,您这个兜里头什么都有,有鸡、鸭、鱼、肉,对虾猪肉牛肉羊肉,反正什么都有了,您把它买回来,脸上高着兴,您心里头想的是......?
赵大娘:我下半个月咋过
导演:您您,您不能想这个,您就想这个东西好吃,我今天我都把它吃了,我明天还买
赵大娘:哼,那就得借钱
导演:您怎么老想着钱呐
赵大娘:这多少钱呢?我儿子挣多少啊?
导演:不是不是,这不是拍电视吗?
赵大娘:拍电视拍你的一天呐是拍我的一天呐?
导演:拍您的一天!
赵大娘:拍我的一天?拍我的一天我没这样过过不是
导演:这不是我们导演给您虚构的吗?
赵大娘:啥?
导演:虚构!
赵大娘:明白啦。就是蒙人,
导演:对...哎不是,这个虚构跟这个蒙人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您,算了算了,您就从外边走进来,咱们开始拍吧
(导演开机准备开拍)
赵大娘:导演导演!你把那个关了,关了,回头费电!你先关了它,我说话。我就问你啊,我这一进门,我先迈哪条腿
导演:您习惯迈哪条腿啊?
赵大娘:男左女右,那我就迈右腿吧
导演:右腿!
赵大娘:迈右腿中不?
导演:就右腿,好不好
赵大娘:就右腿!那个...哪边是右来着?
导演:外边那条是右腿
赵大娘:就这条啊?那我就迈这条腿了
导演:您就迈右腿就行!
赵大娘:就迈它了
导演:就迈它了。预备....开始!
(赵大娘开始往里走)
导演:哎哎哎....停!您怎么横着就进来了?
赵大娘:你说我平常吧,走着它也挺好的,那我看见这个它咋就走不上来了呢,你把它撂下,哎这样,你拍吧
导演:......我使什么拍啊我!算了算了大娘,咱们不拍这组了,咱们拍下一个单元!
赵大娘:那好,下一个单元呐,姓张,我给你叫他去。
导演:不是楼下那个单元,
赵大娘:你不是说下边的单元吗?
导演:就是下一组镜头,恩...下一组镜头是这样啊,你先坐一会啊,我想想,恩...您的儿子,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坏人进行英勇的搏斗,这说明呢,平常离不开您的教育和培养。
赵大娘:那是啊,儿子是我养活的,
导演:对对对,恩...您还有第三代吗?
赵大娘:有!小孙子,好着呢,
导演:平常您教育不教育他?
赵大娘:我咋不教育他呢,爹妈都疼着呢,就这么一个啊,那他不听话,我也乖叽乖叽他。
导演:该管就得管!我下面啊,咱们就拍这个您怎么教育第三代的问题,
赵大娘:只要他一闹,我就这样,我说干啥,你还闹!一会老妖精捉你来了!
导演(忙捂住了大娘的嘴巴):这吓唬小孩的不能说,您得,您得给他讲点古代故事,
赵大娘:我还就会讲古代的故事,我给他讲这个牛郎织女天河配啊,阎王爷跟猪八戒打起来啦!小鬼儿扛着招魂牌啊!
导演:哎别别别...不行这个。这封建迷信不能说这个。您得给他讲点有意义的古代故事。
赵大娘:啥有意义啊?
导演:这个有意义呢像这个...司马光砸缸
赵大娘:那不知道...
导演:我教您啊。
赵大娘:好学啊?
导演:一学就会!
赵大娘:好!
导演:您就这么给他讲,孩子,听话,奶奶呀,给你讲故事
赵大娘:孩子,听话,奶奶呀,给你讲故事
导演:故事的名字叫啊,司马光,砸缸。
赵大娘:故事的名字叫啊,司马缸,砸缸。
导演:司马光砸缸
赵大娘:司马缸砸缸
导演:司马光!
赵大娘:你嚷啥啊!那不就是司马光...
导演:哎哎哎?。。。往下往下...
赵大娘:砸光
导演:司马光砸缸
赵大娘:司马缸砸缸
导演:司马光砸缸
赵大娘:司马缸砸光
导演:司马光砸缸
赵大娘:司马缸砸缸
导演:司马缸...!
赵大娘:哎!错了!你错了!是司马光!
导演:往下说,对
赵大娘:光、光、咣当!
导演:怎么连咣当都出来了您这
赵大娘:你说一砸那还不咣当喽?
导演:您整个把我这剧本给我咣当乱了都,算了算了,咱不拍这个了,拍下一个镜头
赵大娘:哎呀,我可犯了病了
导演:哎呦!怎么了这是?
赵大娘:不中了,我得上医院去,不行,上医院呐,犯病了
导演:你慢点您慢点,您等一会儿,我给您叫车去,您稍微坚持一下,我马上就回来!(说着就往外跑)
大娘(拿起盆子):买豆腐还要叫车。
您可以跟视频对照一下,可能不是十全十美,如果满意,望点赞
2. 司马光砸缸是假的吗马未都说宋代没有那么大的缸,是否可信
关于司马光砸缸的记载大有可能是真实的,虽然那时候未必叫做“缸”,宋代肯定有可以容纳小孩的陶土容器。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刚正不阿,做事刻苦努力,一直被视为莘莘学子的楷模,我们对司马光的了解,大都不是源于《资治通鉴》,而是来源于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多数还要拜赵丽蓉老师所赐),大家都很佩服司马光沉着冷静、果断、聪明的品格。
缸和瓮有什么区别?
敞口为缸,缩口为瓮,缸口比瓮口大,瓮比缸高,瓮的制作工艺比缸要简单,而且瓮壁比缸壁薄很多,所以瓮更容易被杂碎。
有人会质疑宋朝有瓮吗,西汉初期,吕雉嫉妒戚夫人,于是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放入瓮中,可见瓮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代还出现了"请君入瓮"的典故,所以宋朝肯定有瓮。
司马光砸缸是假的,因为他砸的不是缸,而且瓮。
3. 一个小品的名字,记得提到什么司马"缸"砸"光"
《英雄母亲的一天》
4. 赵丽蓉巩汉林春晚演过的小品。里面有司马光砸缸的,是哪年,什么名字
是和侯耀文表演的
《英雄母亲的一天》是赵丽蓉1989年春晚的小品。
表演者:赵丽蓉、侯耀文
5. 赵丽蓉第一次是和谁合作演的小品。
1989年,年过花甲的赵丽蓉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了小品 《英雄母亲的一天》,与侯耀文合作。
视频
http://www.ssxz.com/play/05473f1ee5a
6. 司马缸砸光
1989年抄
“司马缸砸光。”
这一年赵丽蓉首次登上春晚舞台,这个曾在春晚中为大众带来无数欢笑的艺术家,凭借和侯耀文合作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成功从评剧演员转型成为小品当红明星。如今,两位笑星已先后离世,令人唏嘘。
7. 司马光砸缸的春晩节目赵丽蓉主演
巩汉林跟赵妈合作的最后一个节目,就是1999年演的《老将出门》。据巩汉林内回忆,那年春节晚会直容播前四五天的时间,突然导演跟他说,赵妈咳血了。巩汉林一听当时脑袋就大了,他说必须让赵老师休息,春节晚会不上也得休息。导演还说,赵妈不让他告...7311
8. “司马光砸光”是出自哪里!
《资治通鉴》——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9. 学了司马光砸缸的这一个故事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现出了司马光沉着冷静、果断、勇敢的品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同时我们也应学习司马光那种沉着冷静,勇于救人的精神。
司马光砸缸的寓意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光不同于其他小朋友的思维,他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会在最短的时间中想到最优的答案,这就启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多元化,不要单一。
(9)赵丽蓉小品司马光砸缸扩展阅读:
司马光砸缸救的孩子叫上官尚光
在《司马光砸缸》一文中,故事说的是北宋文学家司马光小时候和伙伴们在后院玩耍时,一个小伙伴不慎掉入了有水的深缸,他急中生智,用石头砸破水缸,最终成功救出小伙伴。
大家不知道的是,司马光砸缸所救出的这个小孩,是上官家族的孩子,叫上官尚光。据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担任过光山县令,司马光就是在光山出生的。
住在光山的上官后裔上官同胜说,这件事儿,在他们现存的家谱中有记载,上官家族的后人也大都知道这个故事。“那时候上官在我们这儿是个大家族,家族的孩子跟县长家的孩子一起玩,并不奇怪。”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我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算是父母哄小孩睡觉的必读故事了。但是司马光之后的事情大家有了解过么?还有司马光从缸里救出的人到底是谁呢?这可算是一辈子的救命之恩了,不知道那个被救的人有没有报答司马光。其实这两人后来还真有交集,但是人生就差了很多,几乎是吃尽了苦头,一起来看看他们后来的故事吧。
小时候看赵丽蓉老师的小品,印象最深的就是司马光砸光的包袱,我想主要还是大家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的原因,千百年来,作为极佳的儿童启蒙教育,无数人口口相传着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同样也让司马光流芳百世、家喻户晓。
那么问题来了,被司马光所救的那位,掉进缸里的小孩究竟是谁呢?有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作为故事的男二号,吃苦受罪,但和司马光的知名度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啊。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河南光山县,司马光的父亲时任光山县令,司马光在此诞生,所以取名为光,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查找光山县志等资料,终于找到了那个掉进缸里的孩子的名字,他就是上官尚光。
上官尚光与司马光是儿时好友,名字都带个光字,想必两家父母取名字的时候有商量吧,根据《宋史》等书记载,司马光从小就是神童,七岁就能读懂《左氏春秋》。
砸缸事件发生的时间,也正是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具体过程就不赘述了,大家都知道,当然这里边并没有提到上官尚光的名字,现代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也对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一个七岁的小孩,就算能想到砸缸救人,但他真的有力气砸破可以装一个小孩的大缸吗?很多人想必也都有类似的疑问,其实,司马光砸缸确实有虚构的成分,准确的说他砸破的那个东西,其实叫做瓮。
我们现在印象中的大缸,是很厚很结实的一种东西,在宋代还没有制造这种大缸的技术,这种大缸的技术是清朝时期才改进的,材料中参杂了铁等金属,非常结实,七岁的孩子确实很难把它砸破。
根据史书记载的用词,司马光砸的就是瓮,而非缸字,区别在于瓮的口小,缸的口大,成语请君入瓮,说的就是这个,当时瓮的材料大概就是陶或者瓷,相对于现在的缸,要脆弱很多。
既然砸的是瓮,为什么要说司马光砸缸呢?主要还是一个押韵的问题,司马光砸光还是司马光砸缸,都很押韵,司马光砸瓮就感觉很拗口,瓮和缸勉强算是一种东西,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变成了砸缸。
也就是说,砸缸是后人因为押韵改的标题,标题党,砸瓮才是真实情况,这个故事还是很真实的,被司马光所救的上古尚光,长大后经商赚了不少钱,还专门重金修了一个亭子叫做感恩亭,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
而司马光后来考中进士,官至宰相,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相比于司马光的人生成就,砸缸其实就是一件小事而已,最早并非是砸缸让司马光出名,而是司马光有名后让砸缸的事发扬罢了。
正因为如此,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上官尚光,才不为人知,如果上官尚光也做了官,那个这个故事肯定就变成了司马光和上官尚光双主角了,古代社会也很真实啊!
10.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孩子是谁课本隐瞒了什么
上过小学的人都学过“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在198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赵丽蓉老师出演的小品里面有一句台词“司马缸砸光,司马光砸光”也是深入人心。司马光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的事迹也成为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正面教材。反映出司马光虽然年龄较小,但是机智勇敢,但是司马光当时救出的小孩到底是谁却没有人在意过,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
现在上官尚光建立的这个感恩亭依然存在,它坐落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一个叫光山县的地方。这也体现出上官尚光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掩埋了多少人物和事迹,但是“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却在历史的长河下能够代代相传,被后人所熟知。是整个上官家族努力所换来的,也体现出大部分人内心是善良、正直的。所以,真心的希望这个社会多一些这样正能量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