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创作的作品(紧急)

论苏轼谪居黄州的作品与心态

作者:段勇 转贴自:本站 点击数:633

汉语言文学2005届 段勇

【内容提要】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极丰,其诗、词、散文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以名太高”,以性太直,屡受小人和政权的排挤与打击,一生经历坎坷。本文主要针对他谪居黄州时的作品来探讨他在那一特定时期的创作与心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论述中,笔者试图从苏轼黄州时期的作品内容和创作风格来探寻其心理的变化,同时结合他的人生背景来解读印证他的作品。谪贬黄州这仕途的不顺,使他将先前的“济世”、“救时”的创作内容转移到“逐客”、“闲人”的生活层面上,使他的创作风格出现了短期的超旷。虽然他仕途受阻,心灵受挫,但他所坚持的入世所显现出来的乐观自信,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强烈的责任感又让他对人生作出了新的追求。这消极与积极的精神情怀的交织,使他的黄州创作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济世 救时 逐客 闲人 虚无 旷达

如果说,在北宋的文学变革中欧阳修是一个中枢式的人物,那么苏轼则代表着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如果说苏轼的作品浩如万里长征路,那么他的黄州创作就是乌蒙雪山——黄州创作既是他创作中的里程碑,又是他创作中的最高点。
黄州(今湖北黄冈)是长江中游形势险要之地,我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创始人苏轼,曾被贬到此担任团练副使。谪居黄州期间忠君爱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自知其不悦于世而仍不顾“亡论利害,搀说得失”的苏轼,因仕途的不顺和精神上的打击使他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在此期间,他的创作却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就。笔者试图从他此期的作品内容和风格来探讨他谪居黄州期间的心态变化,同时结合他的人生背景来解读印证他的作品。

一、生平多磨砺,“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他二十一岁受欧阳修赏识,考取进士。神宗时, 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 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 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 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是杰 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 影响。
二、黄州有新篇,“客来梦觉知何处”
苏轼曾经诗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黄州赤壁写作的二赋一词(即《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标志着苏轼在黄州谪居时期,是其文学创作的鼎盛期,或称高峰期。《念奴娇·大江东去》、《赤壁赋》、《后赤壁赋》(简称“两赋一词”)是苏轼文学创作之巅上的明珠。
苏轼的创作历来主张“有意而言”(《策略》)。他说的“意”,指的就是“济世”和“救时”。然而,他谪居黄州期间,失志的痛苦和生活的艰辛为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认识视角和观照方式,来制约着他创作的内容,使他无论感知什么对象,想象什么图景,而后发之为咏叹,呈现出一种定向。因而,其创作的主旨,也就自然地由此前的“言必中当时之过”的“济世”、“救时”的主题转移到更多地抒写“逐客”、“闲人”生活的题旨上来,以释放被压抑的心理能量,在审美的畅然一泄中获得心理的平衡和心灵的自由。所以“逐客”、“闲人”是苏轼在这一时期鲜明的缺失性的情感体验。此期间虽仍写过一些济世救时之作,但毕竟数量不多,其笔触也比较委婉曲折,其锋芒收敛了许多。此时创作的驱动力使他作品的主题转移到“逐客”、“闲人”的黄州生活层面上来,其中有两个最为明显的特征非常值得注意。
首先,“逐客”、“闲人”作为苏轼的缺失性的情感体验,使他的黄州作品表现出浓厚的虚无主义色彩。
“乌台诗案”受诬遭贬,使苏轼蒙受巨大的政治挫折,他的缺失性情感体验达到极限,从而产生了心理严重失衡。他此时的内心融进了佛、老的哲学思想,也因此融进了闲适达观的因素,这就很自然地在作品里渗透浓厚的虚无主义色彩,把它作为恢复心理平衡的手段之一。
我们来比较一下同样是中秋词的《水调歌头》和《念奴娇》。
写于密州(熙宁9年)的《水调歌头》,流露出的是既向往“琼楼玉宇”的纯洁,又嫌恶其寒冷的双重意念。苏轼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所以《水调歌头》一方面不满现实环境的恶浊,一方面又留恋人世的温暖,以“起舞弄清影”为胜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祝愿。不难看出,他的心中充满矛盾。
再看他写于黄州的《念奴娇》:“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表里澄澈,月下起舞犹不足,干脆飞回到仙宫里去。“一声吹断横笛”,超逸清空的精神境界,虚无主义色彩何其浓!此时,他没有“高处不胜寒”的顾虑,也没有“何似在人间”的留恋,而是要彻底化入大自然中去。
最能表现虚无主义特色的,当然要算元丰五年七月、十月两次游赤壁,创作的流芳千古的名篇——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苏轼没有忘却昔日风云和豪杰英雄,却借古代英雄人物的业绩,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苦闷。词中“人生如梦”以及《前赤壁赋》中“吾生之须臾”的慨叹,流露出的正是佛老超然物外的虚无思想。
苏轼的作品涂抹浓烈的虚无主义色彩,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内心冲突,但终究只能是一种哲学思考。苏轼到底是以兼济天下为主,黄州的苏轼毕竟对政局还未失望,这决定了他不能象归隐后的陶渊明那样过无忧无虑、无怨无尤的踏实而淳朴的生活,他唯一能做的是调整心理落差,以待东山再起。所以他离不了现实人生,像“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迁居临皋亭》)的惧危心态并未改变,“苦寒无入破春妍”(《正月三日点灯会客》)的悲愁也还是时常发生的。
其次,“逐客”、“闲人”作为苏轼的缺失性的情感体验,也造就了他黄州时期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使他的作品增添了民俗民情的内涵。
在黄州期间,东坡躬耕于田间,寻绎古迹于山水中,读书、写作是其主要内容。他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社会,去接触各阶层的人士。上至地方长官,下及流民乞丐、和尚、道士、农夫、渔翁、商人、医生、秀才、老妪和儿童,苏轼与他们相处十分亲和。他以普通黄州人的自我意识来观照生活。于是,一幅幅黄州生活画面在他笔端绘成。
元丰四年(1081年)所作的《东坡》诗就表现了诗人作为士大夫与底层人民相亲相敬的可贵感情。其五曰:“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诗中所记,将劳动赋予了形上的色彩,这是以前所未曾经过的,因而使普通劳动具有典型的审美意义,使我们感到黄州的民风敦厚,在苏轼最需要的时刻,“农夫”温暖了他破碎的心,帮助他消融了精神的痛楚。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苏轼四十七岁生日,置酒赤壁矶下。当时 有位进士李委,因苏轼过生日,特地制作新曲《鹤南飞》以献。奏后,李委对苏轼说:“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苏轼作《答李委吹笛》(见《李委吹笛并引》)。苏轼就是在黄州这块热土上体味到了黄州文化氛围里所形成的民俗真情。这真情有益于他超越主体自我,逐渐淡化悲愁,同时又深刻地影响了其文学创作,形成了黄州时期独具风采的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三、旷达发豪情,“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的在创作风格为“旷达”,这一点是由他的性格决定,也是他融合儒、释、道哲学思想的结果。早在密州时所作中秋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表现了他的豁达胸怀。黄州时,苏轼的愁苦所构成的“情结”,对其创作风格有所转变,却并没有改变其“旷达”的本色。“旷达”始终是苏轼作品的主旋律,而这也可以看作是苏轼在人们眼中所以伟大的一个方面。在此,我们可以结合其黄州的诗、词、散文创作来谈。
首先,就其诗而言。苏轼在黄州创作的诗中,表现了自己在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采取了一种超然物外、听任自然、无往而不乐的旷达思想与情怀。有诗为例:“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 ”(《初到黄州》)这首七言律诗,充分反映了苏轼乐观豁达的天性。在人生途中前有狼后又可能有虎的当口,将一个天才的灾祸作为笑谈。
苏轼旷达诗风在他一些写景小诗里得到充分体现,苏轼在黄州其间,比较多地留意自然小景、农村风物,如《东坡》、《南堂》、《海棠》等,油然兴发,随意吐属,洋溢着清新朴厚的生活气息。如《南堂》:“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这首小诗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畅达明快,使读者见景如见人,见人如闻声,窥察到了诗人安居的旷达情愫。
由上述我们可知,苏轼在黄州已经调动起旷达机制以抵御诸多纷扰。由于在这个根本点上与陶渊明相通,所以苏轼在黄州十分仰慕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开始学习陶氏平淡质朴的诗风。如五言古体诗《东坡八首》,有“八篇皆田中乐易之语,如陶渊明”(一注引赵次公语)。这种风格在黄州只是初露端倪,到岭南后一百余篇《和陶诗》则标志着其平淡风格最后完成。
其二,就其词而言。苏词的代表作多产生于他谪居黄州期间。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西江月》(照野弥浅浪)、《念奴娇》(大江东去)、《满江红》(凭高远眺)、《水调歌头》(落日乡帘卷)等等。我们具体来看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不为晚晴的出现而高兴,既不以风雨为忧,亦不以风雨为喜,旷达地吟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和晚晴都成为过去,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其《独觉》诗:“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二句诗词皆用,从中亦可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对坎坷人生的态度。可以说,这种旷达风格是苏轼黄州词风格的主体。
与这种旷达风格相适应的,苏轼黄州词往往创造出一个清空的艺术境界。他用清空之笔塑造了一个至今活跃在人们心中的具有旷达特质的东坡先生形象。
苏轼在黄州也创作了豪放词。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虽然作者写这首词时正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流露有沉重的苦闷和“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但依然掩盖不住他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豪迈心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起句就把赤壁怀古之情置于无限广阔的空间与时间中去,奠定了全词豪放的基调;接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音响、色彩、势态,气象阔大,笔力飞动,确实是历代豪放词少有的气概。
豪放与旷达在苏轼黄州词里有机动统一起来了,两者虽然有别,但也有可通之处。
其三,就其散文而言。苏轼在黄州的文学旷达风格也是不可改变的,且具有连续性。我们可以将他的黄州生活和创作与前期相关的风格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如下事实:黄州散文创作,与他早期以议论为主体的散文“说当时国势处,字字切中,可与贾生治安策比肩”(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所表现出来的辩才纵横的风格是有明显差异的。缺失性体验,对他的散文思路,显示了重塑作用。因而他在审美追求中保持目标的正确性,使其精神本体更为精纯、完美。这时期的散文比较注重于抒情与叙事、写景、说理的高度结合,呈现出浓郁的文学性。有他著名的《赤壁赋》为例: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涌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作者在首先交待夜游赤壁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后,即用白描的手法,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江景,巧妙地组成一幅生动真切的画面,既而抒写自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主观感受。显然,这是借赤壁风光,用道家虚无主义来超越“有身”。后面几段因景悟理,在弃置现实的层次上,他表现在赋中力图超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企图永远和宇宙同在的精神痛苦的倾向,与他“今见《庄子》,得吾心耳”的超脱放旷完全一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穷藏也,而吾与子共适。”苏轼认为,从变的角度看,人生固然短暂,但从不变的一面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在无限的宇宙天地中须暂往而已,一切都是既“非吾之所有”,就只好“莫取”。但“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可以尽情地享受而又与世无争。这样就回归了自然,与自然合一,寄生于天。于是就旷达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故篇末就有了精彩的超脱后的旷达:
“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黄州时期的散文引人注目的还有数量可观的笔记小品和书札。其文可贵之处在于真切自然,处处映现出苏轼超尘脱俗、光风霁月般的人格力量。如《记承天寺夜游》、《游沙湖》、《记樊山》、《别文甫子辩》等,千载之后仍能动人心弦,东坡先生形象在一篇篇的作品中呼之欲出,他的为人,他的哲学,都豁然呈现。

东坡先生仙逝,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但是,他那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卓绝的才智所构成的多姿多彩的形象,一直令人魂牵梦绕。
一生坎坷,千秋功过,到底谁与评说?笔者专门就苏轼谪居黄州时的部分创作来探讨他的心态与作品,以求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在面对失意的时候能够懂得早日从消沉中解脱出来,以乐观的态度、旷达的襟怀迎接新的挑战。笔力不逮,多有纰漏,请老师指正。

『贰』 小品文摘抄

小品文是种散文的流派,其内容经常是在生活中,作者经过反省思想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内容题材不限。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文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小品文的名称并不始于明清。小品一词,来自佛学,本指的是佛经的节本。小品是相对于大品而言的,是篇幅上的区分,而不是题材或体裁的区分。小品一词后来运用到文学领域,同样也没有严格的明确的定义,凡是短篇杂记一类的文章,均可称之为小品文。
现在接触最多的应该是科学小品文,不知道你是要什么?

人生哲理小品十篇

1、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销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这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2、时间的步子

我坐在老屋的大门口,看屋檐角滴下的雨点,仿佛看见了时间的身影。人生命的长短是用时间来衡量的,谁都希望长寿,但时间总是不答应,它依然按照自己的节拍行走,且从来不失却公平。

年轻时,时间的步子要慢得多,尤其是童年,总是留下比较多的回忆。年岁越高,日子过得越快,才知道要节约。可是,却挽不住时间匆匆的脚步。时间是高利贷者,如果你要时间预先支付,他日必会付出最昂贵的代价。简单地说,人一宿不睡觉,并不是睡一宿就能还清的。

最好是不紧不慢。站在桥下,看江水奔流,一边是现在,一边是过去。只有桥是现在。逝者如斯夫!人不免要感到悲哀。可是话说回来,真要是有大把的闲暇,无所事事,又觉得无聊的侵袭。闲暇对忙碌者是沙漠的甘泉,对无聊者是折磨的负累。

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因而印象深刻。对重复的东西,熟视无睹,不愿调动更多的精力予以关注。人们总认为时光在加速行进,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童年慢,老年快,童年做加法,老年做减法,对谁都是一样。

和时间赛跑,只会受到时间的嘲笑。把时间当海绵用力挤压,实际上是一种透支。信贷消费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时间可不可以信贷呢?或者把现在切割得很细小,塞满人生的悲欢离合?时间可以任你切割,但它的长度和节奏你无法更改。

你可以向别人借金钱,却不可以借时间。如果你强行剥夺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谋财害命也不能增加自己的时间,这又何必呢?

不管世界上的事物有多么复杂,在时间的面前,他们都是运转的钟。太阳是钟,日出日落分出白天黑夜。树木是钟,一枯一荣就是寒暑更替。人就是钟,一生一世记录不同时代的生活。人在旅途,含辛茹苦,时间会使我们了解事物,看事物很清楚吗?

科学上的时间是慢不下来的,心理上的时间却能够调整。让日子像童年那般新鲜!让生命像树木一样生长!

3、生命的长度与密度

若按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万天?可朋友说:”否“

于是细算,果然: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按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连万天都不到!难怪罗大佑的《凡人歌》唱道:”人生何其短,何必苦留恋。“

生命如此短促,我们每个人不过是一颗流星。算一算,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我,如果能战胜七病八灾有幸终老,死后墓志铭上最多写上这么一段:1969-2050年。前面是古人,后面是来者,我与他们无缘谋面。

生命来之不易,而又魅力无穷。每个生命的孕育都经过了与几亿个对手的竞争,每个都曾是他双亲怀里的至爱。忙碌的人生就像一辆快速奔跑的战车,疾病、痛苦、嫉妒、诅咒都是两旁嗖嗖作响的子弹。可我们不能停止,还要顽强地活下来,最终站到胜利的山巅与尊严握手。

这本身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但生命是有长度的,它因人而异。我确信生命的长度取决于它的密度。--想到这一点,我才明白我之所以羡慕那些艺术家的原因:他们总是更醉心于关注他人和自己的人生和命运,他们也更乐于表现、展示、美化、创造那些富于个性魅力和共同命运的人生,他们其中甚至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以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深投其中,无怨无悔。像海明威、巴尔扎克、贝多芬、凡]……他们生命的密度因此而加大,闪烁出金刚钻般坚韧的光泽,而被他们赋予灵魂的艺术则更接近于永恒。

还有那些终日勤勉于工作的人。那些也许并不懂得美学和艺术而朴素诚实的人,谁能说他们的生命没有意义,是空虚的外壳呢?

你我皆凡人,但我们的生命仍然可以”加密“。当我们最大限度地投入我们的智慧和热情,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像果实饱满的庄稼;当我们积极地面对人生种种不测,执着于信仰;我们又何尝要担忧岁月的转瞬即逝,又何尝不可能骄傲地说,我爱过,梦想过,生活过呢?

珍惜生命,死而无憾。

4、残酷的现实

一位父亲去拜访他在一家公司的好朋友。下面是他们之间的对话。

”你还是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吗?“

”是啊,怎么了?“

”我儿子刚刚毕业,我希望让他接受点锻炼,丰富一下人生经历,同时开始赚点小钱。“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忙。”

当然。我希望他能从点点滴滴做起,对劳动和金钱形成正确的看法。“

”那好……我想可以让他去当总经理。总经理不需要做任何具体的事情,我让他来的时候他来一下,随便说些无关痛痒的废话。工资每月8万比索,有奖金,公司还负责报销一些日常花销。可以吗?“

”嗯,不好,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而且职位太高了。还有别的吗?“

”那就项目主管吧。工作就是批示一下下级交上来的汇报书以及做一些别的琐事,工资每月5万比索,有奖金,还有餐饮和差旅补贴。“

”也不好,要知道他刚参加工作,还有低些的职位吗?“

”那……部门经理吧。每天给员工下达些指令,训训话什么的,每月工资3.8万比索,有奖金和差旅费,还有带薪休假。“

”嗯……还有更低层些的吗?“

”项目负责人或是主管分析师、财务执行官也可以。工资每月3.2万比索,还有奖金。做的事情也很简单:打几个电话,时不时地同来访的客户聊聊天。“

”不,我想让他多学点东西,珍惜劳动。还有别的吗?“

”哦,这样吧,我让他去当办公室副主任,帮助办公室主任管理下面的分析员,监督他们工作。每月工资2.2万比索,工作时间朝九晚五。你觉得呢?“

”算了。还有更基层的工作吗?“

” 那就只剩工程人员和会计了。这两个职位需要掌握很多金融和规划方面的知识,整天同经理、项目主管和客户打交道。加班是家常便饭,没有加班费,成绩还往往是别人的。工资是最低的8500比索,每天辛苦工作12到13个小时,只有半小时的时间可以用来吃饭,而且每天都要拿工作回家干。“

”噢……这些活真是费力不讨好,不过,的确可以让我儿子从中学点东西。能让我儿子干这活吗?“

”不可能!做这件事的人,他必须最起码是硕士,会讲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还要有足够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行!“

5、宽窄都是路

无论处于任何时间、法象里面,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颗葡萄和昨天吃的那颗葡萄并不一样,这杯酸梅汤和我15岁去台北在中华路喝的那一杯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必刻意用过去的经验与眼前做比较。

一般人都喜欢拿过去和现在相比较,连吃一盘蛋炒饭也会认为昨天那一家炒的好吃些。禅宗注重”异“,人们都用过去的经验在生活,他们最无法开悟的一点就是”同“。不能开悟,许多痛苦就此产生。

若能了解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的,不需要拿任何一秒钟做标准,你就会生活得很好。无论你是独自处于非洲大沙漠的烈日之下,或者和朋友一起待在舒适的冷气房里,都没有什么差别,每一个点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加起来才等于你整个的生命。

有一年我获得了”杰出青年奖“,香港《东方日报》的总编希望我写一篇文章。

”我写什么呢?“我问。

”写崎岖的道路。“

”那是什么?“

”你的成功史。写你如何达到今日的成功之境。“

”我不能写。因为我的人生中没有崎岖的道路,对我而言,无论什么情况都是很好的。“

如果我走在崎岖的小径上,我就用崎岖小径的心去欣赏它;如果走在林荫大道上,我就从林荫大道的角度去品尝。我不认为林荫大道就优于崎岖小径,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

不论剩下多少水,我只想”我还有水“,而不去在意水的多少。我画过一幅漫画:黄河的源头是生,出海口是死,它整个生命的过程当然有时细水长流,有时波涛澎湃,有时顺畅,有时受阻;有时宽,有时窄;我在宽时品尝宽,在窄时品尝窄;在逆时面对逆,在顺时享受顺。我不愿自己的生命从头到尾一样宽畅、平凡。

6、年轻时你想砍哪棵树?

上大学时,有一次我们去一位老教授家做客,那时正年轻,豪情无限高谈阔论,仿佛世间之事无所不能。老教授一直微笑着倾听,不参与我们的种种话题。

待大家热情一过,老教授提出要做个测试,我们顿时都来了兴致。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较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也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多,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都中空了,更没有用!“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问来问去的,导致我们一会儿砍杨树,一会儿砍红松,选择总是随着您的条件增多而变化,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听了这番话,我们心中似都有所感悟,可一时又抓不住什么。老教授看着我们说:”刚才听你们纵论天下之事,似乎无所不在话下。可是,当你们踏上社会之后,当许多事摆在眼前,你们便只顾着去做那些事,往往于各种变数中淡忘了初衷,所以也就常常会做些没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只有在心中先有了目标,先有了目的,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所迷惑,才不会偏离正轨。这就是我的测试,也是我想要告诉你们的!“

7、给别人留有余地

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正是采摘柿子的季节,当地的农民常常会留一些成熟的柿子在树上,他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经过这里的游客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时,导游就会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一种不知名的毛毛虫突然泛滥成灾,那年秋天,果园没有收获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那些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

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生机和希望啊!

8、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相邻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中选定人选,作为他资助的对象。

家人真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与那些配得到他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就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赠与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是,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落款处是老人的地址,姓名,电话和电子信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悖逆老人的旨意,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夕晖来去匆匆,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有莫名奇妙的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终于读懂老人的心,源于新年的一张贺卡,很普通。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儿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是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且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的确,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可以使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静静的绽放感情的笑脸。

9、有理更需宽容

有一个朋友和老板去餐厅吃饭。服务小姐的态度非常恶劣,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朋友很生气,要投诉她,却被老板制止了。老板说:”也许她失恋了,也许她刚刚被上司指责过,总之,我们应当原谅她。“

”不管什么理由,也不应该影响工作,这是她的错。“

”是的,“老板意味深长地说,”正是因为她全错,而你全对,才需要你的宽容。“

朋友说了一句让老板喷饭的话:”没想到您还有傻根精神。“

”所以,我是头儿,“老板笑着说,”你是我的员工“。

在我们感到不痛快的时候,感到人生无望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走到窗口,去看看行色匆匆的人们,去想一想别人的痛苦。在理解与宽容的世界里,有更轻松的呼吸和更新鲜的空气。

10、需要奋斗是幸福的

试想一种如此美好的生活:

出生了,父母都在家中全心全意地照顾你,你的母亲在产假里照领全薪。而你的父亲也因妻子生育而享受9个月的”产假“。

在你16周岁前,你的父母可获得生活津贴。你绝不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6周岁以后,你完成了9年义务教育,想继续深造?没问题,国家给你学习津贴。

病了?不用慌,你可享受病假补助,其数额视病假长短而定,相当于工资的75%至100%,医疗费用和经医生之手的药品,大部分由国家负担。

失业了?领救济金去吧。每月1.3万克朗,约相当于1.3万元人民币一个月,比北京、上海的普通白领还要高。如果你再打一份不用交税的零工,日子过得就更红火了。

不想工作,无所事事?念大学去呀--反正也是免费。

老了?国家养着你。

这就是瑞典人民的美好生活。富裕的国家为人民制定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护。它的公民不愁吃不愁穿不怕病,失业了也很快乐,老了也生活得很体面。生活环境优美,担心的只是全球变暖之类的问题。

这样的生活,天上人间,不是神仙赛神仙啊。

且慢,来看看这样的数据吧:每年有2000个瑞典人自杀,是世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不久前,瑞典摔跤世界冠军米歇尔·永贝里自杀身亡,年仅34岁。

在瑞典的负面新闻里,”年轻人的恶作剧“、”自杀“这样的字眼司空见惯。前不久,芬兰发生校园枪击案,8人死亡,两个瑞典小青年觉着好玩,于是在网络上发布告示,说也要在瑞典制造一起类似事件,警方闻讯连忙将两人捉拿。

他们自杀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太好。他们无需奋斗,没有压力,无所事事,生活无忧之余就想:上帝要我来干什么?上帝要我来到底要干什么?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想呀想,想不通,就去自杀。

想想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制定]年计划,长远目标。每天勤奋地工作,可怜的一点薪水要孝顺父母、养孩子、养车子,一不小心成了房奴,又得养房子,还务必要养好身子,病了,昂贵的医药费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自杀,哪里敢,养育之恩还待报,培养孩子的责任压在肩头,生命可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失眠、抱怨,发梦也想中 500万。可不曾想,奋斗令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责任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意义,压力让我们不断成长,成就让我们充满自豪。不要再抱怨生活的艰辛,原来,需要奋斗也是幸福的一种。不是吗?

『叁』 校园小品喜剧

小品剧本--情景剧《面试》校园喜剧

人物(8人):
应试者:
1、阿甘(美国人,富有正义感;回答对于人生的感悟)
2、至尊宝(国家一级运动员、奥运跳高冠军;回答事业与爱情)
3、孔乙己(学术高手、理论功底深厚;回答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4、木兰(战斗英雄、军转干部;阐述对于户部的认识,提供国防、公共服务等,以及实现人生理想)
5、简爱(英国人,新时代自尊自爱的妇女代表;回答女性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
主考官:
1、老包(公正严明、识人能力强)
2、东坡(大文豪,著名学者)
3、桂英(女中豪杰,精明过人)

剧本正文:
东坡:(上来,擦桌子,猛回头)今天是咱们大宋国户部面试的第一天。这次招考,面向全球,广揽英才。今天的面试学生都已经通过了公务员笔试、专业考试,老外还加考了中文托福毛笔考试。户领导让我来凑凑热闹,当个主考官,还有两位,(指台左)大法官老包――!(老包从舞台左踱入舞台、致意、就座)另一位,女英雄桂英!(桂英,从台下跑上舞台,挥手,就坐)。
老包:今天共有五位面试者,三位中原考生和两位西方考生。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面试。第一位,美国青年,阿甘!(阿甘拎一盒巧克力,跑步入内,就座)欢迎你报考户部,请简单的自我介绍以下,并谈谈你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
阿甘:小的时候我的智商是75,但是我真诚、善良对待人生和他人;我打了四年橄榄球,就获得了学士学位。在我妈妈去世前,她告诉我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就象一盒巧克力,其中滋味往往出乎预料。(拿出一颗 巧克力吃了)
东坡:恩,你说得太好了,生命就象一盒巧克力,其中滋味往往出乎预料。你觉得户部会是一块什幺样的巧克力呢?
阿甘:只有我自己去品尝,才会知道。并且,每个人的感觉可能都不相同。生命也像一只空中羽毛,随风而飘,不知会在那里停泊。我妈妈相信,我会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会竭尽全力发挥上天赐予我的力量和智能。一定要能在回首前尘时感叹:至少我没有庸庸碌碌过一生。我希望我的人生就在户部停泊,为了大众的利益,我会不停的努力奔跑,我相信我会有同伴加入,不断会有更多的同伴加入到这一个事业中来。
老包:好的,下一个,木兰。(木兰健步而入)
桂英:请你谈一谈报考户部的动机?
木兰:作为一个军转干部,我谈谈我自己的想法。当我离开亲人奔赴前线的时候,当我戍守在边关的时候,当我和战友们奋勇杀敌的时候,当我们凯旋后跨过黄河会家乡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保卫,我们的人民在后方可以快乐的去上班、上课、上网,是多幺幸福的事情啊。
桂英:我们都很感激你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木兰:谢谢,与此同时,我看到和想到,战士的鞋和袜,还有那衣和衫,打仗的矛和枪,大米和军响,都是我们户部的同志提供的阿。我这一次转业回来,就想加入到户部,继续为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老包:你说得很好。好的,下一个,至尊宝。(木兰下,至尊宝跳跃上前)
桂英:有人说,事业和爱情,好比鱼与熊掌,很难兼得,如果你面临事业和爱情的抉择,你会怎幺做?
至尊宝:作为一个有事业心的男猴,我也曾经面临过事业和爱情的痛苦抉择。
老包:是吗?可以说一说吗?
至尊宝:五百年前,唐僧救了我,还邀请我和他一起去印度留学学习佛经专业。我知道,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完成这个任务以后,我就会扬名中原的。可是,当时我心爱的紫霞姑娘希望我留下和他结婚,我痛苦万千的留下了我的爱情,踏上了西去的征途。如今,由于我虽然功成名就,朝廷也给了我来户部工作的机会。但是,我的心里一种声音,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

新编"天下无贼"

劫匪:这是我的抢劫通知书,我怀疑你身上藏有大量现金,我要违法搜身。
傻根:搜到了吗?
劫匪:恩
傻根:什么?
劫匪:枪!(玩枪——水枪出水或玩具枪发光发声)
傻根:(抓着劫匪的手,用枪口顶着自己的脑袋)不许动,举起手来,俺是WC,不…不…不…是CID。这是俺的警察证。
劫匪:方片K
傻根:哦,拿错了,黑桃皮蛋。还有你们几个小偷,全给俺蹲下!只是你们这么多人,俺怎么押回去啊?
王博:要不这样,我帮你把打劫的押走,你在这里等!
傻根:你以为俺傻是不是!你押他走,俺在这等,你不就跑了吗!俺想到了,这样,俺把打劫的押走,你们在这等!
王博:聪明,好办法。
傻根:俺是谁!傻根!
傻根押劫匪下。
王博与黎叔:你们先走,我们还有一点私人恩怨没解决。
(王丽和小叶下)
王博:让我们决斗吧!
(超酷的音乐中,王博与黎叔冷峻对视。突然“两只小蜜蜂啊,飞入花丛中啊,飞啊飞啊……”二人玩起儿童游戏)灯光渐暗。
广播:想知道这场决斗谁赢谁输吗?编辑短信,移动用户发送到2008,联通用户发送到2009,大奖等你来拿。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相声泡泡网 原文链接:http://www.xspop.cn/xp/6/1/2007-09-15/7305.html

http://www.xspop.cn/xp/6/ 这里还有很多!!!

『肆』 跪求王燕北、宋木子小品《蹭饭也疯狂》台词🙂

宋木子4人小品《蹭饭也疯狂》台词
宋木子:风萧萧兮易水寒。

王燕北: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宋木子:东坡肘子回锅肉。

王燕北:好馋好馋。

宋木子:干什么呢干什么呢?馋吃我手指干什么?那么一老会儿了,没吃饱没喝足吗?

王燕北:师傅,这大西北风喝是喝足了,饱是真没饱啊。

宋木子:看你那个样,我告诉你,我已经想好蹭饭的法子了,看,这是什么?

王燕北:村东头王阿姨丢了一件肚兜。

宋木子:没错。

王燕北:师傅,这跟蹭饭有什么关系啊?

宋木子:你就不知道了吧,这后面这家饭馆的老板,10年前栽在我手里,他是江洋大盗啊。

王燕北:师傅,你说的是那个冷面杀手。

宋木子:没错。

王燕北:我听说人家早就不干这种勾当了。

宋木子:你饿不饿?
王燕北:饿。

宋木子:你吃不吃饭?

王燕北:吃。

宋木子:不理你了。

王燕北:别师傅,我现在真的饿得一步都走不动了。

宋木子:我就知道你来这出。这块大山楂管饱,拿着。

王燕北:这不越吃越饿吗?师傅。师傅,就是这儿。
宋木子:我们是名侦探,身份地位一定要保持住,别给我丢人。

王燕北:放心。

宋木子:别见啥吃啥。

王燕北:好,芝麻开门。开了。

宋木子:声控的。

王燕北:有没有人?

宋木子:有没有人呐,出来。

关鹏:红烧排骨来了。

宋木子:红烧排骨。

关鹏:有病吧。

王燕北:淡定师傅。伙计,把你家老板给我叫出来。
关鹏:等着。老板有人找。

宋木子:红烧排骨。

郭松滨:两位探长不知找我所谓何事啊?

宋木子:冷面杀手别来无恙啊。朝老板,好久不见啊,正所谓是三十年河东。

王燕北:三十年年喝西北风。

宋木子:喝什么西北风?说正事,来干嘛来了。
以上完整版供参考。

『伍』 端午节小品

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端午节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编辑词条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2567.htm

『陆』 有关相声小品简介

相声(Cross talk)
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1]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早期发展
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穷不怕)称作他们的祖师爷。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政府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抗日,批评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也曾因为讽刺当时天津的警察“贱”遇到麻烦。
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1949年后,一大批以侯宝林为代表的从中国共产党建政之前就在说相声的演员逐渐转型,将相声的内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本性、挖苦别人生理缺陷之类的段子。相声快速普及,成为全国性、全民性的曲艺形式。相声的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声音为主的艺术,适合以被普及的无线广播作为主要媒体。相声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除了重新整理的传统相声之外,初期还有很多讽刺型的相声,讽刺“旧社会”或者新时代思想落后的人。但由于共产党的政策,一些人意识到歌颂社会主义的相声的需要。1958年总路线时期,一批歌颂型相声开始大量出现。其间以马季等为代表人物。
尽管如此,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相声艺人遭到打压,曾一度让相声在中国大陆绝迹,只有一些歌颂型相声得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能够演出。
文革之后,相声迅速走红。以 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和常宝华、常贵田的《帽子工厂》为代表的一大批讽刺“四人帮”的相声迅速流行。从前侯宝林等人的相声也重新在广播电台播出。
进入1980年代,在日益流行的曲艺形式小品的冲击下,表演形式简单的相声不再得到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体的观众的青睐。一些新的相声形式,如弹唱相声、相声剧等被发展出来,但市场仍然不大(与此同时,相声的大量元素被吸收到小品中)。尽管如此,这段时间里相声还是获得了不小的发展:新一代演员涌现出现,各种内容和形式上崭新的相声段子不断登台,形成了有别之前的“当代相声”。其中无论是歌颂娱乐型还是针砭时弊性的段子,都很多深受大众欢迎的例子。在这一时期的各种大小文艺场合,相声仍是娱乐大众的主角。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相声开始逐渐式微,新段子越来越少,脍炙人口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且内容中讽刺时政的内容也日益罕见,老式的纯娱乐风格相声开始逐渐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在此同时,包括许多知名演员在内的相声演员离开了相声舞台转而从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却不多。相声的地位逐渐为繁荣的小品所取代。
在21世纪初,相声在中国大陆出于青黄不接的局面:老一辈艺术家纷纷陨落,1980年代当红的演员们对于相声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状态;在为了重振相声举办的“全国相声大赛”中,新生代亦始终不见勃兴。(中国中央电视台分别在2002年元旦、2003年元旦、2006年国庆节和2008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举办了四届全国相声大赛。首届和第二届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第三届第四届相声大赛却被指“看不到相声的相声大赛”。第三届相声大赛闭幕式中马季与主持人周涛和毕福剑合说的相声《学相声》成了马季最后的公开相声演出。)相声的发展前途不被多数人看好,但是在媒体以外的地方,许多以传统方式演出的相声剧团还是保留了一定水平并具有相当多观众的。在天津的许多小剧场与茶馆都可以听到相当精采的传统相声。而同样曾在茶馆传统方式演出的郭德纲在2005年之后的突然走红,虽然不同于真正的茶馆相声,但还是给观众带了一些对传统的认同。
在台湾的发展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一批相声演员也到了台湾。当年,魏龙豪(魏苏)和吴兆南结识,在中国广播公司、警察广播电台等广播电台一同主持相声节目。随后在1967年起,开始收集资料灌制‘相声集锦’、‘相声选粹’、‘相声捕轶’以及‘相声拾穗’。
最初,相声的主要听众是以眷村为主的外省人。近年来,由表演工作坊(简称“表坊”)于1985年推出舞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由李立群、李国修主演)之后,造成了轰动。
接着,“表坊”于1989年推出了《这一夜,谁来说相声?》(由李立群、金士杰、陈立华三人主演),1991年推出《台湾怪谭》(李立群单口相声),1993年年推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由李立群、冯翊纲重新诠释),1997年推出《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冯翊纲、赵自强、卜学亮三人主演),2000年,推出《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赵自强、金士杰、倪敏然三人主演)。最后,在2005年,推出了《这一夜,Women说相声》(方芳、邓程慧、萧艾三人主演)。
在1988年四月,冯翊纲、宋少卿组成相声瓦舍(随后加入黄士伟),开启了舞台剧融合相声艺术的创作表演。在2004年7月8日,辅佐‘可以演戏剧团’推出第一部作品‘给我一个胶带’。
1993年,台北曲艺团成立,除了相声以外,同时推出许多中国特有的说唱艺术,如双簧、数来宝、快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西大鼓、单弦、太平歌词等。
在2004年,倪敏然和艺人夏祎、干德门合演《大宅,门都没有》,同年和倪嘉升父子二人共同推出《没大没小说相声》,于2005年五月,获得第16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最佳曲艺专辑奖。
在马新地区的发展
国共内战之后,一部分中国南部的演出团体前往马来亚地区发展(当时新加坡,马来西亚尚未独立)。相声艺人冯翔、白言、路丁在马新地区表演相声。因为马新地区所独有的多元语言环境使得“马新相声”较“大陆相声”和“台湾相声”别具一格,但也因为了中文并非主流语言的问题使得马新相声界的职业演员很少。 [编辑本段]相声的分类相声按演员人数分可分为:
●单口相声
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书,但更多注重笑料。
●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
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演员为一捧一逗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2人以上
按内容功能分类,可分为:
●讽刺型相声:可以讽刺自己或者别人,如侯宝林的《夜行记》(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姜昆的《如此照相》(讽刺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
●歌颂型相声:主要在中国大陆,通常要配合政府的方针、政策。如马季的《新〈桃花源记〉》(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侯耀文的《京九演义》(歌颂京九铁路的建设者)。
●娱乐型相声:《说方言》、《爱情歌曲》之类
按著作时代分类,可分为:
●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
●新相声:1949年之后
●当代相声:1980年代后期之后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四大基本功
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
●说:讲故事,还有说话和铺垫的方式。
●学: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其他声音,学唱戏曲的名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跳舞。
●逗:制造笑料。
●唱:经常被认为是唱戏,唱歌。实际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词”。
在传统上,相声艺人把相声的基本功细分为十三门,包别是:
●要钱
●口技
●数来宝
●太平歌词
●白沙撒字
●单口相声
●逗哏
●捧哏
●群口
●相声怯口/倒口
●柳活
●贯口
●开场小唱
术语
●逗哏:“哏”指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逗哏即逗出令人发笑的效果,代指为负责逗哏的演员
●捧哏: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
●包袱:相声中的笑料
●柳活:以学唱(戏剧)为主的相声
●腿子活: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为表演戏剧,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的段子。
●贯口(活):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的台词,以《大保镖》和《文章会》为典型,相声行内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
●怯口活(怯口):运用方言或外语表演,如:豆腐堂会、山西家信等。
●现挂(砸挂,抓哏):现场抓紧取题材引起笑声
常用道具
●醒木:来自评书,经常在长篇单口相声中也会用到。
●折扇: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虚拟为其他物品:刀枪棍棒(《大保镖》)、笔(《杨乃武写状》)、鼓槌(《口吐莲花》)等。
●手绢:可以在化妆时作为道具使用,比如《学四省》《武松打虎》《捉放曹》
●桌子,传统相声中常用的道具。表演对口相声时为逗哏站在桌外,捧哏站在桌子里边。表演柳活时则以桌子区分前后台和上下场门。
●御子:唱太平歌词时伴奏的乐器,一般是两个竹板。 [编辑本段]相关表演形式●双簧
●口技
●开场小唱
●太平歌词 补充回答: 传统相声
《找堂会》、《大保镖》、《文章会》、《夸住宅》、《开粥厂》、《当行论》、《报菜名》、《地理图》、《黄鹤楼》、《八大改行》、《八扇屏》、《三近视》、《白事会》、《扒马褂》、《论捧逗》、《绕口令》、《关公战秦琼》、《蛤蟆鼓》、《金殿斗智》、《珍珠翡翠白玉汤》、《山东人斗法》、《假行家》、《金刚腿》、《反七口》、《批聊斋》、《批三国》、《歪讲三字经》、《歪讲四书》.《韩信击缸》.《小神仙》.《反四辈》.《丢驴吃药》.《双槐树》.《硕二爷》.《君臣斗智》.《杨乃武写状》.《口吐莲花》.《醋点灯》.《卖五器》.《邵康节测字》.《字像》.《大相面》.《大西厢》.《对对子》.《怯拉车》.《怯卖菜》.《揣骨相》.《大上寿》.《八扇屏》.《对对子》.《化蜡扦》.《波斯猫》.《训徒》.《老老年》.《窝头论》.《歪批百家姓》.《五百出戏名》.《洋钱伤寒》.《贼说话》.《三节会》.《哏政部》.《麦子地》.《巧嘴媒婆》.《杨树标》.《枪毙刘汉臣》.《白宗巍坠楼》.《熬柿子》.《卖布头》.《找五行》.《黄半仙》.《风雨归舟》.《日遭三险》.《黄鹤楼》.《捉放曹》.《打灯谜》.《古董王》.《卖挂票》.《韩复渠演讲》.《朱夫子》.《汾河湾》.《康熙私访》.《开茅房》.《吃饺子》.《揭瓦》.《打油诗》.《粥挑子》.《戏迷摆寿》.《戏迷砸砂锅》.《戏迷入洞房》.《傻子转文》.《傻子拜寿》.《纪晓岚》.《百兽图》.《小诸葛测字》.《山东跑堂》.《山西家书》.《买估衣》.《三性人》.《买卖论》.《怯跑堂》.《傻子进城》.《偷斧子》.《怯跟班》.《读祭文》.《道光吃热汤面》.《五人义》.《娃娃哥哥》.《赞马诗》.《三瘸婿》.《三怪婿》.《吃西瓜》.《小淘气》.《王二姐思夫》.《张飞爬树》.《酒令》.《学四相》》.《学四省》.《学梆子》.《玉堂春》.《四大名旦》.《训子》.《卖药糖》.《财迷还家》.《切糕架子》.《学满语》.《怯洗澡》.《戏迷游街》.《武训徒》.《学京话》.《戏迷转》.《改良拴娃娃》.《说乐梦》.《庸医》.《点痦子》.《渭水河》.《姐夫戏小姨》.《卖黄土》.《增和桥》.《问路》.《避雨》.《行话》.《说大话》.《磕巴论》.《中秋节的生日》.《忌字》.《跑媒拉纤》.《买金笔》.《江南围》.《借轿子》.《讨军饷》.《九头案》(注:此传统相声已失传下半部分,残存上半部分).《数来宝》.《学唱数来宝》.《对坐数来宝》.《找陈宫》.《杂学唱》.《追柳》.《戏曲哭笑论》.《山东二黄》.《哭四出》.《乌龙院》.《学汉剧》.《学坠子》.《学大鼓》.《学唱太平歌词》.《学英语》.《洋鼓洋号》.《外八扇》.《朋友论》.《圣贤愁》.《传代钱》.《怯算命》.《赌论》.《反正话》.《聚宝盆》.《算人口》.《两头忙》.《扭嘴儿》.《改良数来宝》.《卖马》.《法门寺》.《草船借箭》.《战长沙》.《携琴访友》.《属牛》.《二十四孝》.《杜十娘》.《下神儿》.《糊涂一辈子》.《一妻一妾》.《熟了就好了》.《送媒》.《大力丸》.《翻跟头》.《皇帝选陵》.《十二缺》.《灶王爷》.《白蛇传》.《假斯文》.《借火儿》.《兄妹联句》.《孟姜女》.《竞水》.《暴发户》.《家务事》.《慈禧入宫》.《学行话》.《黄白胖子》.《九月九》.《阎王请医》.《看葡萄》.《乘嘴衙役》.《家兄》.《文庙》.《双音字》.《倒坐观音台》.《刮眉毛》.《东坡鱼》.《俏皮话》.《帮厨》.《写对联》.《窦公训女》.《连升三级》.《天文学》.《大娶亲》.《学西河》.《称谓》.《金龟铁甲》.《傻子学乖》.《打元宵》.《答非所问》.《树没叶》.《献地图》.《揭丑》.《学徒》.《罗成戏貂蝉》.《失空斩》.《英台修书》.《学京剧》.《五行诗》.《鸡冠花》.《哭当票》.《人情话》.《珍珠倒卷帘》.《五兴楼 》.《洪鸾喜 》.《吃月饼》.《过关》.《南方话》.《故事谜语 》.《迷信论》.《天王庙》.《扒员外皮》.《杂学唱》.《万人迷》.《哭论》.《滑油山》.《梁祝哀史》.《梦中婚》.《烧骨记》.《遇皇后》.《四管四辖》.《洪洋洞》.《南弹北弦》.《断弦》.《武松打虎》.《方言误》.《弦子书》.《江湖口》.《八大吉祥》.《打醋》。等
现代相声
《似曾相识的人》、《八十一层楼》、《买猴》、《钓鱼》、《夜行记》、《训徒》、《五官争功》、《虎口遐想》、《小偷公司》、《老鼠秘语》、《很难说的国语》、《真真假假》、《肉烂在锅里》等。张文顺[1938.10.17-2009.2.16],北京市曲艺团第一科学员,师承佟大方先生。复跟随架冬瓜叶德霖先生学习滑稽大鼓。退休后与郭德纲搭档表演传统相声,并和郭德纲、李菁一起发起创建了北京德云相声艺术研习社,后更名为北京德云社,和郭德纲、李菁是德云社最初的三名演员。其捧哏风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多年来发掘、保存、上演了很多濒临失传传统单口相声。因说相声,常年患扁桃体炎,喉咙麻痹。北京德云社的发展史上,永远记录着创始元老张文顺先生用自己一直不懈付出所写下的浓重一笔。2009年2月16日凌晨5点25分,张文顺在北京市中医院逝世,享年71岁。

『柒』 比较健康的四人小品(四个全是男的)

唐伯虎点秋香 需要两个男的扮演真假秋香,可自由化妆,非常搞笑
人物:唐伯虎,苏东坡,秋香,假秋香
剧情:苏:伯虎兄请了。
唐:东坡兄请了。
苏:一代文豪苏东坡,球钱没有精子多,看见小姐就想摸,摸完就往包厢拖,包厢拖。
唐:风流才子唐伯虎,买卖字画炒炒股,今天偶遇东坡兄,不如我们赌一赌,赌一赌。哎,我说东坡
兄,听说××来了位美女叫秋香,长得年轻又漂亮,性感又迷人,今天咱哥俩赌一赌,看谁先把
她给泡到手?
苏:好,泡妞我最拿手。
唐:不过,小弟我最近炒股亏了,这个这个。。。啊?
苏:哎呀,这没关系,给你说伯虎兄,小弟我穷的就剩下金子了
唐:真的?那就有劳东坡兄了,那我们现在就前往××
苏:请
唐:请 (二人绕场一周,音乐叫一声呀二奶奶)哎,到了,这门口还有对联呢,上联:一个灯泡,
两个灯泡,三个灯泡,四个灯泡,
苏:下联是:五个灯泡,六个灯泡,七个灯泡,八个灯泡,横批(二人同声):很多灯泡
唐:好对好对,东坡兄你先请,
苏:伯虎兄先请
唐:大家一起请,哎呀呀,你看这××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呀
苏:可以说是宾客满堂,美女如云,大腿如林呀
唐:那个是秋香?我看这个象,(指一女客)快点来接客
苏:不对,这不是秋香,秋香那里有这位小姐端庄贤淑?
唐:哦,那边那位穿××衣服的肯定是秋香了,哎过来过来
苏:嘟(做暂停状)这个也不是,不是,小心旁边的大哥揍你,那位使他女朋友
唐:这个不是,那个不是,那到底是那个呢?
苏:要不我们喊一下,答应的人肯定不会错了。
唐:啊,对呀,我来叫,秋香,秋香。(幕后:谁在叫呀?老娘正在打麻将呢)
苏唐:秋香,接客了。(哎,来了)
秋香:金牌小姐万秋香,麻将桌上净放枪,好不容易做回庄,客人叫我去包厢,去包厢(二人上前乱
摸乱看)
秋香:哎,干什么?我说你们是那根葱?一上来在老娘身上乱摸什么?
唐:我说秋香呀,你不知道我不打紧,你该知道他吧?他乃是一代文豪苏东坡
秋:(看见苏的造型)哦 ,原来是东坡肉呀,我看他瘦的象排骨,(胖的象猪头肉)一边去
苏:你怎么说话的?你不认识我不打紧,你该认识他吧?他是风流才子唐伯虎。
秋:哦 ,久仰,可我怎么看你都不象白虎,反倒看着象条青龙
唐:我堂堂才子被她说的一文不值,一毛不剩,哼,东坡兄,上
苏:COME ON (二人作状)
秋:STOP!光天化日,你们想干什么?
唐:我们要和你进包厢,用本地话就是×××
秋:哎呀呀,我还以为是要来抓我的,原来是这么回事,怎么不早说呀,简单,只要你们两个能博我
三笑,别说是进包厢了,哼哼,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如何?
----------------------
唐:三笑,东坡兄,只要我们能博得她三笑,就可以随我们心愿了
苏:这还不简单?我先来
唐:好,你先来,你先来
----------------
苏:我说秋香,看我的,我先来段舞怎么样?
秋:好,大家也来看一下(音乐,苏乱扭几下,自己被自己绊倒)哎呀,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呀,简直
--------就是懒驴打滚。
唐:(扶苏起来)丢脸,丢脸,秋香,他不行,看我的,我来段杨丽萍的孔雀舞(音乐起。渐快,从
优雅到乱点脑袋,晕倒,苏扶起)
秋:这哪里是孔雀舞,简直就是冷水拔鸡毛,真是的,搞笑,哈哈哈
唐:笑了,笑了,一笑了,赶紧让她三笑,快快。。。
苏:我说秋香呀,给你说,我最拿手的是吟诗,我给你吟一个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嫂
秋:这是什么屁诗呀,分明就是淫诗,一边去,还诗人呢
唐:哎秋香,我来和你跳段现代的探戈(或者恰恰)舞怎么样?
秋:这还有点新意,我喜欢,来(音乐起,结束后倒时秋香一松手,唐摔倒,秋香被逗乐)
唐:哎笑了,二笑了,再笑就可以那个了,
秋:慢着,你们一个才子,一个文豪,相必吟诗作对非常不错了,那我先出个对子你们对一下怎么
样?
唐:好的,你尽管出,我们一定对的上
秋:听好了,明月几时有?
苏:把酒问青天。
秋:但愿人长久
唐:千里共婵娟
秋:××风光无限好。
苏:我想和秋香包厢里搞
秋:各人自扫门前雪
唐:秋香的咪咪我想嘬
秋:一枝红杏出墙来,
唐苏:二杆黑枪进洞去
秋:你们坏死了,流氓(捂嘴笑)
唐:又笑了,三笑了
苏:对,三笑了,我们可以搞了
秋:慢,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
唐苏:还有什么要求?已经三笑了。
秋:那就是点秋香了,你们那个点中了,我就和谁走,怎么样?
唐苏:好,那你快点去准备(秋下)
苏:不就是点秋香吗?老规矩,我先来
唐,刚才一只都是你先来,这次该我先来了
苏:不行,还是我先来,
唐:我先来,(争)我向来重色轻友
苏:我向来轻友重色
唐:那我们比试一下,谁赢谁先。
苏:放马过来(黄飞鸿音乐起一圈后大喊击掌)我们是兄弟,争什么呀
唐:我们是好兄弟,怎能为了一个烟花女子大打出手,伤了和气呢?
苏:没错,有失身分
唐:还是老规矩,你先来
苏:那兄弟我就不客气了
唐:不用客气,秋香,你准备好了吗?
秋香:好了(与另外两个盖头上站成一排)
唐:东坡兄,快来呀
苏:三个人这好办,我早听说秋香身上有股骚味,我鼻子比狗鼻子都灵,闻一下不就解决了嘛?先闻
第一个,有点骚,象,待我再闻第二个,更骚,肯定是了,但是这里还有第三个,不闻白不闻,
闻了也白闻,哦,狂骚(晕倒)
唐:东坡兄你怎么了?
苏:好久没有闻到这么大的骚味了
唐:这××乃是名门贵地,这里的美女忙得一个月才洗一次藻,不骚才怪,真是没用,看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秋香身上有一对迷死人的小笼包,只要我轻轻一摸,就知道那个是秋香了,我要
一个一个的摸过来(动作,二人跑下)大家看,站在我身边的这位亭亭玉立,婀诺多姿的美女,
就是我们的秋香了,哎秋香,我们可以走了吗?
苏:哎伯虎兄,咱们是兄弟,你吃肉总该给我喝点汤吧?
唐:哦 ,好的,今天我们就来个双管齐下,二龙戏凤,秋香,走,上轿,绕场一周(音乐大花轿)
下。。。。。。。
唐伯虎点秋香 需要两个男的扮演真假秋香,可自由化妆,非常搞笑。

人物:唐伯虎,苏东坡,秋香,假秋香
剧情:苏:伯虎兄请了。
唐:东坡兄请了。
苏:一代文豪苏东坡,球钱没有精子多,看见小姐就想摸,摸完就往包厢拖,包厢拖。
唐:风流才子唐伯虎,买卖字画炒炒股,今天偶遇东坡兄,不如我们赌一赌,赌一赌。哎,我说东坡
兄,听说××来了位美女叫秋香,长得年轻又漂亮,性感又迷人,今天咱哥俩赌一赌,看谁先把
她给泡到手?
苏:好,泡妞我最拿手。
唐:不过,小弟我最近炒股亏了,这个这个。。。啊?
苏:哎呀,这没关系,给你说伯虎兄,小弟我穷的就剩下金子了
唐:真的?那就有劳东坡兄了,那我们现在就前往××
苏:请
唐:请 (二人绕场一周,音乐叫一声呀二奶奶)哎,到了,这门口还有对联呢,上联:一个灯泡,
两个灯泡,三个灯泡,四个灯泡,
苏:下联是:五个灯泡,六个灯泡,七个灯泡,八个灯泡,横批(二人同声):很多灯泡
唐:好对好对,东坡兄你先请,
苏:伯虎兄先请
唐:大家一起请,哎呀呀,你看这××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呀
苏:可以说是宾客满堂,美女如云,大腿如林呀
唐:那个是秋香?我看这个象,(指一女客)快点来接客
苏:不对,这不是秋香,秋香那里有这位小姐端庄贤淑?
唐:哦,那边那位穿××衣服的肯定是秋香了,哎过来过来
苏:嘟(做暂停状)这个也不是,不是,小心旁边的大哥揍你,那位使他女朋友
唐:这个不是,那个不是,那到底是那个呢?
苏:要不我们喊一下,答应的人肯定不会错了。
唐:啊,对呀,我来叫,秋香,秋香。(幕后:谁在叫呀?老娘正在打麻将呢)
苏唐:秋香,接客了。(哎,来了)
秋香:金牌小姐万秋香,麻将桌上净放枪,好不容易做回庄,客人叫我去包厢,去包厢(二人上前乱
摸乱看)
秋香:哎,干什么?我说你们是那根葱?一上来在老娘身上乱摸什么?
唐:我说秋香呀,你不知道我不打紧,你该知道他吧?他乃是一代文豪苏东坡
秋:(看见苏的造型)哦 ,原来是东坡肉呀,我看他瘦的象排骨,(胖的象猪头肉)一边去
苏:你怎么说话的?你不认识我不打紧,你该认识他吧?他是风流才子唐伯虎。
秋:哦 ,久仰,可我怎么看你都不象白虎,反倒看着象条青龙
唐:我堂堂才子被她说的一文不值,一毛不剩,哼,东坡兄,上
苏:COME ON (二人作状)
秋:STOP!光天化日,你们想干什么?
唐:我们要和你进包厢,用本地话就是×××
秋:哎呀呀,我还以为是要来抓我的,原来是这么回事,怎么不早说呀,简单,只要你们两个能博我
三笑,别说是进包厢了,哼哼,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如何?
----------------------
唐:三笑,东坡兄,只要我们能博得她三笑,就可以随我们心愿了
苏:这还不简单?我先来
唐:好,你先来,你先来
----------------
苏:我说秋香,看我的,我先来段舞怎么样?
秋:好,大家也来看一下(音乐,苏乱扭几下,自己被自己绊倒)哎呀,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呀,简直
--------就是懒驴打滚。
唐:(扶苏起来)丢脸,丢脸,秋香,他不行,看我的,我来段杨丽萍的孔雀舞(音乐起。渐快,从
优雅到乱点脑袋,晕倒,苏扶起)
秋:这哪里是孔雀舞,简直就是冷水拔鸡毛,真是的,搞笑,哈哈哈
唐:笑了,笑了,一笑了,赶紧让她三笑,快快。。。
苏:我说秋香呀,给你说,我最拿手的是吟诗,我给你吟一个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嫂
秋:这是什么屁诗呀,分明就是淫诗,一边去,还诗人呢
唐:哎秋香,我来和你跳段现代的探戈(或者恰恰)舞怎么样?
秋:这还有点新意,我喜欢,来(音乐起,结束后倒时秋香一松手,唐摔倒,秋香被逗乐)
唐:哎笑了,二笑了,再笑就可以那个了,
秋:慢着,你们一个才子,一个文豪,相必吟诗作对非常不错了,那我先出个对子你们对一下怎么
样?
唐:好的,你尽管出,我们一定对的上
秋:听好了,明月几时有?
苏:把酒问青天。
秋:但愿人长久
唐:千里共婵娟
秋:××风光无限好。
苏:我想和秋香包厢里搞
秋:各人自扫门前雪
唐:秋香的咪咪我想嘬
秋:一枝红杏出墙来,
唐苏:二杆黑枪进洞去
秋:你们坏死了,流氓(捂嘴笑)
唐:又笑了,三笑了
苏:对,三笑了,我们可以搞了
秋:慢,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
唐苏:还有什么要求?已经三笑了。
秋:那就是点秋香了,你们那个点中了,我就和谁走,怎么样?
唐苏:好,那你快点去准备(秋下)
苏:不就是点秋香吗?老规矩,我先来
唐,刚才一只都是你先来,这次该我先来了
苏:不行,还是我先来,
唐:我先来,(争)我向来重色轻友
苏:我向来轻友重色
唐:那我们比试一下,谁赢谁先。
苏:放马过来(黄飞鸿音乐起一圈后大喊击掌)我们是兄弟,争什么呀
唐:我们是好兄弟,怎能为了一个烟花女子大打出手,伤了和气呢?
苏:没错,有失身分
唐:还是老规矩,你先来
苏:那兄弟我就不客气了
唐:不用客气,秋香,你准备好了吗?
秋香:好了(与另外两个盖头上站成一排)
唐:东坡兄,快来呀
苏:三个人这好办,我早听说秋香身上有股骚味,我鼻子比狗鼻子都灵,闻一下不就解决了嘛?先闻
第一个,有点骚,象,待我再闻第二个,更骚,肯定是了,但是这里还有第三个,不闻白不闻,
闻了也白闻,哦,狂骚(晕倒)
唐:东坡兄你怎么了?
苏:好久没有闻到这么大的骚味了
唐:这××乃是名门贵地,这里的美女忙得一个月才洗一次藻,不骚才怪,真是没用,看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秋香身上有一对迷死人的小笼包,只要我轻轻一摸,就知道那个是秋香了,我要
一个一个的摸过来(动作,二人跑下)大家看,站在我身边的这位亭亭玉立,婀诺多姿的美女,
就是我们的秋香了,哎秋香,我们可以走了吗?
苏:哎伯虎兄,咱们是兄弟,你吃肉总该给我喝点汤吧?
唐:哦 ,好的,今天我们就来个双管齐下,二龙戏凤,秋香,走,上轿,绕场一周(音乐大花轿)
下。。。。。。。

『捌』 苏东坡有哪些抒情小品集或散文作品集呢文学家帮忙推荐基本好书吧,要写毕业论文。

苏轼本身没这类集子,只是后人选编的一些,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苏轼散文选集可以看看,还有你这种不是专精的随便看看其他人写的传记就成,不需要研究那么深,推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玖』 求:青春校园积极向上的小品剧本

人物:一中年妇人(女),甲、乙、丙、丁四大学生(男)

女:(挎一个包,上)孩子今年上初三,学习压力像座山。成绩总也上不去,找个家教解忧烦。

[甲,手持一个特小的纸板上,板上写有:“北国大学家教”字样]

女:你是哪个学校的?孩子。

甲:北国大学,简称“北大”。

女:高等学府的高才生,能力一定很高吧!我们家孩子吧,学习也挺用心的,可成绩就是上不去。你说,这可咋办呀?

甲:别着急,大娘……

女:你跟我叫啥?(急忙打断甲)

甲:我叫您大娘,不介意吧!我看您长得年轻,没跟您叫奶奶,您让大伙儿瞧瞧,就您这一打扮,哪像六十多岁的人啊!

女:好!好!我也不管你叫啥,你先说说,你怎么管我们家孩子吧?

甲:学习嘛,一定要刻苦,古人悬梁刺股终成大器……

女:哎,哎,我们家那是天花板,上哪找房梁去?

甲:那好办,你找几根木头,搭一个架子,往写字台前一放,上面拴上铁链,挂个炭火盆,盆里烧把烙铁,等那烙铁烧得(滋……)

女:打住,你那是做家教吗?那是严刑****供啊!

甲:(不好意思)打孩子是不对,总得让孩子吃一点儿苦啊!您先把台灯撤了,把****光灯摘了……

女:哎,哎,灯都撤了,那到晚上,孩子咋学习呀?

甲:有什么困难?!抓几十只萤火虫,装个塑料里,往写字台上一吊不就完了吗!

女:我上哪找那么多萤火虫去?

甲:您,白天让那孩子抓一天的萤火虫,晚上再学,不就够用了?

女:那白天咋不学习呢?

等等。

(9)肖东坡小品扩展阅读:

小品艺术形式:

小品这个艺术形式是春节联欢晚会所诞生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陈佩斯、朱时茂所表演的小品《吃面条》为春晚历史上的第一个小品,从此,陈佩斯和朱时茂开创了中国小品的先河,堪称一绝。

当代小品通过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近20年的推广,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个艺术形式。

『拾』 什么小品好看

小品《街头卫士》(句号、韩雪、周炜) 相声《疯狂股迷》 (武宾、李伟健) 小品《梦幻家园》 (蔡明、王平、郭达) 小品《军嫂上岛》 (孙涛、黄晓娟、金玉婷、尹北琛) 小品《公交协奏曲》 (冯巩、阎学晶、王宝强) 小品《新闻人物》(郭冬临、周涛) 小品《开锁》 (黄宏、巩汉林、董卿、林永健) 小品《火炬手》 (赵本山、宋丹丹、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