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国画小品
1. 又是一天的大雪,一点看雪的心情也没有
那就在家里好好的休息下
2. 这题怎么做《湖心亭看雪》的问题
1、本文写了何人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人:作者张岱
时:崇祯五年十二月,更定
地:湖心亭
事:看雪、偶遇知音
2、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有何特点?
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至“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均是。
特点:采用白描的手法,文字简然,不事雕琢。能捉住事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种。
3、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写法能捉住事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种。
4、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文末还写到了舟子,这事不矛盾?为什么?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5文章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①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②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望点赞O(∩_∩)O~
3. 《湖心亭看雪》中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从三个角度描写西湖雪景的,分别是:
1、未游西湖时,从听觉角度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游西湖时)先总写全景远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游西湖时)后具体描写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雪景国画小品扩展阅读
1、简介: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2、赏析: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3、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特点: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舟 中人。这些景物与人,在大雪的笼罩下全都变得虚无缥缈,模糊微小,天人合一,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有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
然而最微不足道的“两三粒”人却是这空旷寂寥的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赏雪的主体。作者的描写,宛如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的表达效果: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结尾舟子的喃喃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句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句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为作者之“痴”找到“同调”,找到了可以原谅的“理由”。
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不但在“客”那里引起了共鸣,也通过他与“客”的“合鸣”,仿佛让本无雅趣的舟子也受到了“痴”的精神感染,让他若有所悟,若有所思。文章至此戛然而止,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4. 湖心亭看雪赏景句赏析
《湖心亭看雪》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
一、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各种声音都消失了。
赏析:这两句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
赏析: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在描写手法上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作者不仅描绘了雪的景色,更是借景抒情。《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5. 刘义庆的《咏雪》和《湖心亭看雪》,描写雪景时 , 有哪些共同和不同之处
一、同为题雪,披文析雪,旨在雪外
《世说新语》中《咏雪》旨意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寥寥89字短文,看似因雪而文,实是因雪而为。谢太傅因寒雪而内集,雪骤而赛喻,喻句得之之快,让其大笑乐。家庭的和乐氛围,浓浓的文化熏陶;家长的引导设题,晚辈的才气竞展。小生示强,兴发而赋;长者仁厚,达意而收。人人个性跃然纸上。这才是作者的因雪而文的雪外之旨。谢道韫身份的补说,其实是作者巧妙点明了对她的赞赏。
张岱《湖心亭看雪》旨意
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仅仅197字的短文,题为“看雪”,实写看雪63字。倚重雪而文乎?实写因雪任性而为,避世绝俗的孤怀。“崇祯”纪年,明朝遗民,故国情怀不可了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寒雪寂静中,人鸟俱绝时,独往看雪,想必只有“我”独得自然雪美。“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绘雪,国画美感即刻显现:似有“天地一沙鸥”的放旷惬意和人之为细粒的微渺。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包含了诸多变化,空旷与细小、上与下、远与近、线与点、方与圆、动与静,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是作者留恋西湖山水之美、故国之美的难绝情怀。雅致趣味之所得,在于“独”、在于“痴”、在于江山湖泊任我而行、任我而意的自由。意外之惊,有“痴似者”。茫茫六合,孤逢知音,“强饮”痛快中,却隐含避世幽愤。明朝遗民的故国情怀显现于举箸投足中。
二、朝野嬗变,文化承载,同领当代风骚
《咏雪》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时期产生的一部志人小说,此书系采集前代遗闻轶事编辑而成,展示了汉末魏晋时的社会风俗和士族阶级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风气、穿着打扮、家庭琐屑等等繁闻轶事。全书分为36门,共1130条。而《咏雪》篇主人公谢安代表了六朝士人的典范。代表了极佳的“魏晋风度”。超凡的气度风神和出众的清谈品评才能。〔1〕在《咏雪》的寥寥数语中,我们也有所感知。谢安该言即言,该止即止。以笑代言,风韵历历在目。
《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陶庵梦忆》如实地记载了晚明繁华热闹的社会生活,虽然都是斗鸡、蹴趵、放灯、弹琴、工匠、习俗、西湖山水掌故等极平常极凡俗之人和事,然而,人们于其中能感受到作者对往昔的深深的眷恋之情。张岱是个热情经营生活的人,他以文人特有的悠雅与审美去观照和品味生活,所以,俗常生活无所不及,也无所不美。而《湖心亭看雪》是经历了绚烂繁华而重归于宁静的平淡,是生命回归平静时的本质,是情感还原淡泊后的真义,因此这种孤独作为张岱“西湖情结”的一种内在体验已升华成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意象。
《世说新语》被鲁迅称为志人小说之集大成者,而《咏雪》是其中一颗耀眼的珍珠;《陶庵梦忆》是明末至清中期以前,散文领域登峰造极之作,而《湖心亭看雪》则是其中的翘楚,所以说:两文在朝野嬗变之时,其文化承载,同领当代风骚。
三、主人个性,达中有别;他衬韵载,更显风雅
比较两文,都为寥寥数语之文,个中人物个性真切,令人注目欣赏。主人同为载入史册之人,人生通达不流俗,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目光的深邃和心胸的开阔。
《咏雪》中的主人谢安。谢安早年隐居东山,屡征不仕,至四十余岁才出任桓温司马等职,孝武帝时位至宰相。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军队大举南侵,他派第谢石,侄谢玄等带兵拒敌,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隐居四十才出山,需是对人生有何等的明了和审视;谋划重大战役,淝水之战,胜利消息传来时,与人围棋,却“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这是何等的气度风貌。在《咏雪》中,则表现出“以仪范训弟子”的含情善导。查阅《世说新语》,一个谢家家族,谢安后辈中,有谢玄(侄)、谢朗(侄)、谢琰(子)成大材,谢道韫(侄女)成公认的才女,就不足为奇了。从《世说新语》的《纰漏5》警醒谢朗别与他人一样,笑话自己的父亲;《德行36》“我常自教儿”;《文学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和‘圩谟定命,远猷辰告’”的对答中亦可得到印证,点点滴滴皆含培育之心。《世说新语》叙及谢家达9人。《六朝士人的典范》一文中对《世说新语》的研究后,认为全书分为36门,共1130条,其中涉及谢安之事就有110条以上,占全书总条目近10%;认为谢安是六朝士人的典范,谢安具有“极佳的魏晋风骨”;浓厚的家族情思;突出的事功行为;多方面的文艺素养。〔2〕静心细想,在外能够安邦定国,在内能够谐家育才,历史长河中能有几人?
再看谢道韫在《咏雪》中的表现。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使的谢安大笑乐,作者对其身份,着重加以解释。她也因为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在许多的分析文章中,被提及为才女。在感知她的才气的同时,乍一看总觉得有些牵强。可是,通过了解,《晋书》中她的夫君王凝之遭孙恩之难,以鬼兵御敌的糊涂,和谢道韫果敢杀敌,被掳后,还凭自己的语言保住了外孙和自己的生命的举动,她的智慧、她的善言、她在危境中的镇定而为,真正地可谓是巾帼高于须眉。《世说新语》《贤媛26》中她对夫君王凝之的鄙薄评语,可谓是中肯。通过《贤媛28》她对弟弟谢玄的激励,可看出她的大智慧。所以《贤媛30》人称其有“林下之风”一切都自然而然了。而谢朗在文中作映衬,就更显前两者的韵致了。
《湖心亭看雪》中的主人张岱。张岱“明清之际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化全才。他是晚明小品的殿军,被誉为“绝代散文家”“小品圣手”;他是著名的史学家,他是出色的诗人,且对戏剧理论有自己的独创之见;他是园林专家、古董鉴赏家;总之,他是一位学识渊博而又天赋异禀的“奇才”。〔3〕作为明清之际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化全才,其对人生的豁达和选择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及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陶庵梦忆-自序》)这是对往事情怀的不舍,和对现实清醒的不苟合,融就了赏冰雪而自娱的美文,《湖心亭看雪》亦资佐证。
再看那湖中偶遇之人,“见余,大喜”,可见作者的冰洁情怀,在当时人们依然有着认同。而舟子的一“痴”名之,可以说是一语道破天机。同时也见主人仁厚待人。寻看张岱故事,其“吴中班”演员夏汝开病逝,出于彼此感情,张岱不仅一笔勾销汝开生前所欠银两,并赠送其母、弟妹盘缠、干粮,派人护送他们回乡,而且亲作祭文,以寄哀思。祭文日:“夏汝开,汝尚能辨余说话否邪?汝为人跋扈而憨直,今死后,忘其为跋扈,而仅存其憨直。余安得不思之,不惜之?”《祭义伶文》中汝开虽地位低下,张岱却把她与越中“各公巨卿”相比,祭文写来情深意痛。〔4〕也可看出张岱的仁厚待人。从选文引出对作者为人处世故事的了解,更能映衬出作者的人生情怀。
对照两文,有趣的是,两文主人,都有隐居的人生经历,一个是隐后出山而成达官;一个是繁华已尽,向佛而静。另外,在男权思想依然严重,等级观念盛行的社会,谢道韫和舟子的话语,是否也代表了嬗变时代,觉醒的生命个体所表现出的自由、洒脱、而不拘礼法的个性美呢?让人咀嚼回味。再看一文是骤雪在家,寥寥数人,清谈议论,和煦温情,扑面而来;一文是大雪三日,夜起赏雪,寥寥数人,人情有合,可是作者一语未发,韵在言外。两文呈现的人情世态,也颇耐人寻味。
回望上文,自觉课本编者的慧眼悟心。两文同以雪为文,又有相似的历史背景,而氛围截然不同。两文恰似一束雪中的温馨阳光,绚烂在我国古典文化历史画卷上,带给人们精神的遐思。望着古人已去的背影,静想今人的俗世生活,作何思量,又作何感叹?两文又恰似推开了一扇博闻雅致的门,探求的我们,只需用心走进这扇门,琳琅的世界就有我们惬意的明鉴。也许对我们人生“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会带来如意的远景畅想。
6. 湖心亭看雪(张岱)
“是抄金陵人”,中的袭“是”,是一个表判断的动词,和今天的用法一样
“是日更定”中的“是”,指的是“这”,意思是“找人一天晚上八点左右”
文章中没有“还”
你想问的是“更”吧
“更定”的“更”,指的是“时辰”
“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更‘是“还”的意思
7. 《湖心亭看雪》
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根据参考译文,“强饮”的翻译应为“痛快地喝”
另外,我摘录了一段分析性的文字在下面,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分析: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