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陆游哪些作品是小品文他和小品文的关系!

陆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比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等。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箭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与辛弃疾比较接近。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他的学生称赞他说:“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陆游20岁时与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婉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唐婉并非陆游表妹,其后夫赵士程乃宋宗室,于秦鲁国大长公主(宋仁宗女)为侄孙辈,而公主之子钱忱娶瀛国夫人唐氏,正为陆游姨母也,故赵士程与陆游互为中表兄弟。钗头凤本事较早见于刘克庄《后村诗话》,原谓“某氏改适某官,与陆氏有中外”,本意乃指赵士程与陆游为中表也。周密做《齐东野语》,转载时不慎,误做唐婉与陆游为中表,乃开千古讹传之肇始。盖陆游外家为江陵唐氏,曾外祖父为神宗朝名臣唐介,唐介诸孙男(即陆游舅父行)皆以下半从“心”之字命名(如懋、愿、恕、意、愚),无“门”部唐闳者(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修撰手简》、《宋史·唐介传》、王圭《华阳集·唐质肃公介墓志铭》);而唐婉母家乃山阴唐氏,其父名唐闳,乃宣和间鸿胪少卿唐翊之子,一门昆仲亦皆以“门”字框字命名,如闶、阅等(据《嘉泰会稽志》、《宝庆续会稽志》、阮元《两浙金石录·宋绍兴府进士题名碑》)。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桧死,绍兴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绍兴三十年,召入敕令所,为删定官。孝宗即帝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府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淳熙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淳熙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淳熙十三年,知严州。淳熙十五年,担任军器少监。
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光宗绍熙元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家居时“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仁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聪目明。庆元五年,陆游曾为韩侂胄写《南园记》,据称韩侂胄命四夫人擘阮琴起舞。在勉励韩侂胄勿忘抗金中兴。期间虽仍有向朝廷提出抗胡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最后于在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历日期,阳历为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5岁。
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也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诗人”。死前曾作《示儿》一绝:“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堪称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他的诗产量极多,至老仍然创作不懈。实际上创作了一万多首,经他自己删汰之后仍有九千三百多首。
陆游有七子一女。根据《陆游年谱》记载: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孙子有陆元廷,曾孙有陆传义,玄孙有陆天骐。陆游最终没有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一幕。
少年到中年(46岁),时期最长但留存作品最少,约200首,因陆游将自己早期“但欲工藻绘”的作品删除淘汰的关系。
46-54岁,诗约2400多首。此时期因深入军旅生活,诗风变为豪放壮阔,爱国思想也更加提升。此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成熟和丰富,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
蛰居家乡到逝世,现存诗6500首。数量之所以较多是由于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缘故。此时期与农民接触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饱经忧患,并且其年事已高,因此风格转为清旷淡远的田园风格和苍凉的人生感慨。
不过即使诗风前后转变了三次,但是他诗中还是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与传颂千古的原因。其他也有较为平淡、清丽、甚至是奇谲的作品(诗集中有数百首记梦的诗),不过那是少数。
《关山月》、《书愤》、《金错刀》、《农家叹》、《黄州》、《长歌行》等,均为其代表作。
另也工于词,纤丽处似于秦观,雄快处似于苏轼,超爽处更肖辛弃疾。以《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等最为著名。
他的文学理论也具有相当影响力,主张诗文为发泄人心郁闷的利器,又主张养气以求工。
《剑南诗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放翁逸稿》2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诉衷情》,《放翁家训》,《家世旧文》等。

2. 要"苏轼"的简介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3. 语文 小品文的问题

小品文有明袁大将军--前言

NAPOLEN

一个夏天的下午,北京一所最普通的中学里的一座奇怪的墓园,一块并不很大的石碑,

石碑前面站着一个年轻人和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年轻人默默的望着石碑上一行刚劲

有力的大字"有明袁大将军之墓",产生了一种想跪下来磕个头的冲动,在此之前他只跪

过一次,是在他9岁那年回老家为曾祖父奔丧的时候。但是,望望墓园外踢球的中学生,

他没有跪下去。临走的时候,他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一定会尽力帮着您呼吁,让更多的

人知道袁督师,关心袁墓。"

序章--广宁师溃1

NAPOLEN

从天启元年底(1621年)开始,北京城里开始流传努酋(努尔哈赤)又要进兵的小道消

息。从今年3月辽沈大败之后,人们就一直在担心努酋什么时候又要内犯,现在看来是快

了。虽然辽沈的惨败刚过去不久,但人们的信心却好像比以前更多了一些似的。因为熊

经略(廷弼)正坐阵山海关,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名臣啊。前几年他守辽东的时候,努酋

根本没有一点空子可钻,就是后来换了那个只会搞水利的书呆子袁应泰才弄得一败涂地

。这次熊经略一复出就立刻提出了"三方布置策",以广宁为主,重点布防,以当努酋锐

势;在天津,登莱置舟师袭扰敌军侧后;经略驻节山海关,节制三方,徐图进取。当真

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皇上又特别器重,熊经略请兵20万,皇上发兵26万,其中广宁

驻军12万,"议饷千余万",光是拨往广宁的火药就有20多万斤。

好家伙,够努酋喝一壶的了吧。另外广宁巡抚王化贞也一向在朝中以知兵闻名,据说他

能弄来察哈尔40万蒙古兵,又有李永芳为内应,正准备讨伐努酋呢。努酋嘛,到底不过

是个属夷,肯定不是对手。

序章--广宁师溃2

NAPOLEN

知道内情的官员们却不像百姓这样有自信,他们知道辽东的局势实在是危机四伏,而其中

最让人头痛的就是所谓"经抚不和".

熊廷弼高高兴兴的拿着皇帝的敕书和尚方剑到山海关上任去了,却没有想到他要对付的首

先不是努酋,而是"刚愎自用""好漫语"的广宁巡抚王化贞.熊廷弼根据辽东战事的经验教

训总结出,在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之前,明军是无法与精锐的后金军在一马平川的辽

河平原上野战的.因此,必须"以守为战".这正是"三方布置策"的精髓所在.然而王化贞却

特别的自信,宣称"不战必不可守,不过(辽)河必不可战",要以投降后金的李永芳为内应,

借察哈尔林丹汗蒙古兵40万,自己"愿以六万兵进战,一举荡平!",与熊廷弼大唱反调.

照理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王化贞是熊廷弼的下属,却竟敢公然和熊廷弼分庭抗礼.原

来这里面还有名堂在.熊廷弼为人刚强,自信,好骂人,从来不把那些权贵放在眼里.这回不

是,刚出国门就把大学士叶向高,兵部尚书张鹤鸣等人统统都给得罪了,更要命的是,熊廷

弼虽然不是东林名人,但其思想与东林党人颇有相似之处,敢于跟阉党对着干.而王化贞是

叶向高的门生,叶向高又是魏忠贤的干将,后台大的很,正好阉党想整熊廷弼,王化贞就乘

机跳了出来."经抚不和"闹得越来越不可开交,双方大唱对台戏,正好这个时候,还只是一

个都司的毛文龙率200余人奇袭了镇江,王化贞抓住机会大为宣传,自行其是,广宁之兵虽

有12万之众,但熊廷弼一个都指挥不了,他能够指挥的只有从北京带来的5000京营兵而已

.到后来,这场纷争差不多把整个朝廷都卷进去了,于是天启二年正月十一日,召开了由张

鹤鸣主持的紧急会议,有80余名大臣参加,最后提出了十几种解决方案,但其中明确表示用

经去抚的只有一人而已.会议最终的决策竟然是,留王化贞,去熊廷弼.就在明朝还在为用

谁去谁争吵不休的时候,天启二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离开了辽阳,统领大军直向广宁而

来.鉴于"临敌易将,必误军情", 熊廷弼的乌纱帽给保住了(却因此丢掉了脑袋),决定仍

以两臣协力共事,功罪一体.

这样的情况,能打仗吗?官员们心里打着鼓.

序章--广宁师溃3

NAPOLEN

我们的王巡抚在广宁摆了一个很奇怪的防御架式,前锋3万余人沿三岔河一线160余里驻防

,后面一点的西平堡由副将罗一贯率3000人防守,再以总兵刘渠,祁秉忠等部3万人分别防

守镇武,闾阳等地为后援,自引重兵数万坐镇广宁.十几万大军就这样被他分得东一堆西一

堆,到处都是又到处都没有多少.

20日,努尔哈赤到达辽河东岸,5万大军强渡三岔河.就如许多将领早先预料到的那样,后金

兵渡河正面最多1,2里宽,沿河一字排开的3万防河兵充其量就是几百人能用上,于是3万余

人顿时崩溃.后金兵立刻直扑西平堡.

21日,两军在西平堡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明军在罗一贯的指挥下死守城池,后金兵几乎

"尸与城齐".但是这毕竟是3000人对50000人,经过一天的血战,在火药用尽之后,西平堡失

陷,罗一贯以下3000余人全部殉国,后金兵也伤亡数千.就在努尔哈赤看着西平堡城下的尸

山发愁之际,喜讯传来:守镇武,闾阳的刘渠,祁秉忠等部竟然傻乎乎的赶来增援,正好撞到

了努尔哈赤的枪口上.

按照熊廷弼的战略,明军应当集中各部兵力,死守几个主要城池,千万不要像辽沈之战那样

中了围城打援之计,尽量避免与后金兵野战.后金兵攻不下,自然不敢深入.(奇怪的是,熊

廷弼这次似乎特别沉不住气,从右屯也发令箭要王化贞增援西平,与其一贯的战术思想大

违,在这次广宁惨败中,他还有几次更大的败笔)但王化贞本来就不吃这一套,更要命的是

王化贞最信任不过的亲信孙得功竟然已经暗通后金!本来以劣势之兵力与刚刚获胜的后金

骑兵作战就已经是凶多吉少了,但孙得功还怕保险系数不够,自告奋勇去当前锋.于是两军

刚一接战,孙得功就大喊"兵败了",拨马就逃,明军本来士气就不高,顿时一哄而散.后金军

穷追不舍,在沙岭合围了败退明军,这时已经不是战斗了,而是不折不扣的屠杀!激战1天,

明军3万余人自总兵刘渠,祁秉忠以下几乎全军覆没,沙岭成了一个巨大的坟场.直到康熙

年间,才有个和尚为了做善事,雇人去拣尸骨掩埋,一拣就是10年!

沙岭虽败,广宁仍有兵马数万,如果有良将镇守完全可以挽回败局.但是那个孙得功又开始

捣乱,带领军士鼓噪哗变.22日晨,王化贞刚起床就听说兵变的消息,立刻带了2个家人逃出

了广宁.

两天之后,努尔哈赤进入广宁城.

序章--广宁师溃4

NAPOLEN

听到西平,沙岭惨败的信息之后,熊廷弼立即引自己的5000兵马离开右屯入援.行到大凌河

正好碰上狼狈逃回来的王化贞.这两位生死冤家之间有了一场对话:熊廷弼劈头盖脸就说

:"六万军一举荡平辽阳,现在怎么样?"王化贞羞愧不能答,过了一会儿说应该守卫宁前(宁

远,前屯).熊廷弼冷笑说:"晚了!如此兵败之际,谁肯为你死守?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掩护

百万生命入关,也就是了."于是熊廷弼将所部交王化贞指挥殿后,尽弃关外数百里土地,将

物资一律付之一炬,引领数十万辽民入关.至此,辽东尽失!

其实,平心而论,熊廷弼尽弃辽东的做法还是很有问题的.当时,后金军尚未到达广宁.只是

孙得功弄了点兵痞子在那里捣乱就把王化贞给吓跑了.据王化贞自己说:他离开广宁的时

候,还有16000余守军,"守御之具甚备,即贼至城下,未必可攻而入也."此时如果熊廷弼率

5000兵马驰入广宁,以他在军中威信,又有一支可靠的兵马,不难弹压乱兵.再收集前线溃

军,兵力当有3万以上.以此兵力固守广宁,守住是完全有可能的.退一万步讲,即使广宁确

实不可守,至少也可像王化贞所说的守宁前.因为实际上后金军离宁前还远得很,无力也无

意过于深入.即使是熊廷弼放弃关外之后,后金军也只进至宁远城下就收兵了.熊廷弼没有

见到后金军一兵一卒就尽弃关外数百里,焚毁物资无数,导致援辽兵马数万,辽民数十万"

满山遍野,号哭于道",死者无算,确实是说不过去,这也成为后来阉党杀熊廷弼的一大口实

.与袁崇焕当时的作为相比,熊廷弼明显是要差得多.至于熊廷弼为什么会出此下策还很难

讲,或许是受挫折太多心灰意冷?或许是为了给王化贞个好看?还是一时判断失误?后人再

无法知晓,只能扼腕叹惜.

一封封十万火急的军情奏折从关外飞向北京,又化作无数塘报、邸抄、公文发向全国.消

息所到之处都是一片混乱,天启皇帝甚至抓着首辅的衣襟哭了起来,仿佛努酋明天就要到

北京了似的.大臣们都以"关门为死地,总兵为死官",兵部连选了两个辽东经略都不敢上任

.最后几乎采取了"拉郎配"的方式,由重臣填选票,得票最多的去,不管本人是否同意.这样

才弄到了个兵部侍郎王在晋去当替死鬼.

就在朝中上下乱成一锅粥之际,有人发现新上任的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失踪了.虽然职

方司主事在兵部也还勉强算个重要职位,但这当口谁还管这个呀.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袁崇

焕后来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不落的明星!

初露锋芒1--失踪的兵部主事

NAPOLEN

袁崇焕,字元素,广西藤县人(较流行的说法是广东东莞人,但我亲自去看了国子监的进士

题名碑,写的确实是广西藤县,有人考证是祖籍东莞,现籍藤县,因此东莞说也对).生于万

历12年(1584),万历47年中进士,授福建绍武知县(36岁中进士,并不算早,当然也不晚,授

知县而没能进翰林院,可见考的名次并不高.袁崇焕并不是特别的热衷八股,科举时代的人

才多是这种情况)他为人慷慨,肝肠热,富有谋略,从年轻时就立志边塞,任县令时常找了解

辽事的老兵讨论情况,为以后的运筹帷幄打下了基础.

由于科举考得不太好,按一般的情况,袁崇焕面前的道路将是漫长而曲折的.但这时一个特

殊人物出现了.天启二年正月,广宁之战爆发,明军节节败退.当时袁崇焕在北京朝觐,"自

陈愿备兵".御史侯恂发现他是个人才,立即向熹宗推荐,于2月16日破格提拔袁崇焕为兵部

职方司主事.(侯恂这个人还是蛮有意思的,自己本领并不大,但特别能发现人才,不仅袁崇

焕,明末名将左良玉也是他由一个小校提拔上来的.侯恂认准了人才就不惜破格提拔,左良

玉更离谱从小校一下子升为副总兵(上尉直升中将)!而且侯恂的儿子侯方域也是如唐伯虎

一流的花花公子(或风流才子),后来还被写进"桃花扇"成了名人)

职方司可以说是兵部最重要的一个司,曾被比作现代的总参谋部,其主事又是该司仅次于

郎中(司长)的重要人物.再加上不用亲自上阵,对有些人来说真是美差啊.但袁崇焕并不以

此为满足,就在上任当天他单骑出关,考察前线形势.

2月16日,正是努尔哈赤进入广宁,熊廷弼放弃关外西撤的第三天.满朝文武从上至下无不

胆战心惊,即使如熊廷弼这等人物也认定辽东不保,而袁崇焕竟敢单骑出关,这是何等的气

概,何等的胆识!

这次出关,是袁崇焕第一次真正亲历"辽事",在前线的亲身经历,广宁之役经验教训对他将

来战略战术的影响是怎么估计也不为过的.(具体情况以后会分析)

回京之后,他向朝廷表示"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以守关!"要知道当时是怎样的局势,兵

部连换了3个辽东经略的人选,又下了死命令--绝对不准推辞!才弄了个王在晋去,还老是

动不动就说"倘逐臣而使之归,臣之所大幸也".当时甚至说只要能够守关半年的就可以称

为名将.袁崇焕的举动惊动了朝廷,28日,熹宗再次提升袁崇焕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

.3月,朝廷拨发20万两白银供其募兵.

一颗新星即将升起.

初露锋芒2--凭坚城,用大炮1

NAPOLEN

临去山海关前,袁崇焕拜访了刚刚回到北京"革职听勘"的熊廷弼.熊廷弼问他持什么战略

去山海关,袁崇焕说:"主守而后战".这与熊廷弼不谋而合,他非常高兴,滔滔不绝的与袁崇

焕谈了一整天,尽欢而散.(这是两代英雄的第一次然而也是最后一次会面,此后不久熊廷

弼因所谓"功罪一体"被阉党陷害下狱,与王化贞同被判死刑,并于天启5年被杀害,"传首九

边"[而王化贞直到崇祯5年才问斩,明朝就是这样没道理!万历47年萨尔浒丧师的辽东经略

杨镐也是直到崇祯2年才斩首,而袁崇焕崇祯2年12月下狱,次年8月16日就被凌迟处死,世

道不公一至于此!]不过,在临去之前能够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并且知道自己后继有人,熊

廷弼大概死也可以闭眼了吧.[关于熊廷弼的下狱与冤死牵涉到东林与阉党的党争又有辽

东传等事件,很复杂,因为与主题无关就不多说了])

"主守而后战"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但这却是从无数的鲜血中总结出来的,后来又被袁崇

焕进一步完善为"凭坚城,用大炮",并且在战争中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在今天看来这个战略

似乎很正常,步兵对骑兵守城当然占便宜,但在当时并不是这样.要知道,与诸多汉族王朝

相比,明军的攻击精神是相当强的.从开国时开始,明军就是第一支由南向北统一中国的军

队.明成祖时更五次出塞,穷追蒙古军数千里.虽然中期在"土木之变"前后曾经在"南倭北

虏"的夹击下军事上暂时处于守势,但到了嘉靖末年情况就开始好转.到万历初年,张居正

主政.用谭伦、戚继光、李成梁等著名将帅,又成功的招抚了俺答,明朝的军事,经济,政治

力量达到了巅峰.张居正死后,虽然人亡政息,但国家的底子还在.因此在著名的"万历三大

征"中,尽管明军也有过丧师败绩,但总的来说始终处于攻势,而且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因

此在与后金军作战以前明军实际上就没有遇到过敌手.

开始时与后金军作战的明军将领如杜松刘綎等都是在万历三大征中成长起来的.(比如刘

綎就是甲辰援朝战争中的名将,号称"刘大刀"手中大刀据说有120斤重,所以萨尔浒之战中

朝鲜援军交他指挥)了解了这些,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为什么会分兵4路,为什么明军将领

们如此大大咧咧,为什么敢于跟后金军硬碰硬的打野战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世间已无张居正!万历47年的明军与万历10年的明军早已不是一支军队了!戚继光、

李成梁都作了古,戚家军什么的也早就成了历史遗迹.而努尔哈赤的后金骑兵也非倭寇或

者杨应龙之流的土匪能比,把那个时候的经验抱着不放是注定要吃大亏的!

初露锋芒3--凭坚城,用大炮2

NAPOLEN

当明军在抚顺第一次遭遇后金军时,立刻感觉到了这支军队的不同凡响.面对明军绝对优

势的火力,后金军对付的办法是采取盾(木字旁)车与骑兵相结合的"结阵"战术.阵前布盾

车,车前挡以5,6寸厚的木板,再裹上生牛皮,专门对付明军的火器,其后是一排弓箭手,再

后是一排小车,装载泥土,以填塞壕沟,再后面才是后金铁骑.战斗开始时,后金军先用盾车

抵挡明军发射的第一次火器,然后铁骑突然奔出,直冲明军.

明军虽然拥有大量火器,但火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都很成问题.首先是火器射程较短,一般

只有数百步,能打到一两里的很少,因此后金军只需要通过一段不长的路程就可以与明军

短兵相接.其次,火器再装填困难,两次发射要隔较长时间.经常是第一次火器发射完还没

来得及发射第二次,后金军就到了面前.而且明军似乎不怎么使用线式战术的轮流发射,总

是搞齐射,造成了火力空当,这样问题就更严重了.第三,火器威力不够,当时明军使用的小

型火器主要是用霰弹,防御时用的大口径火炮也只是用实心弹,如果不直接命中就没有什

么杀伤力.而当时的瞄准装置又很差,因此对付奔驰中的后金骑兵命中率不高.这样即使后

金骑兵在冲击的过程中挨上一、两次齐射损失也不会太大.第四,火器容易过热.发射次数

一多就变得滚烫,"装药即喷",无法再发射.沈阳之战,后金军就是趁着这个空当攻进城的

.第五,火器大都是土法铸造,强度不高.往往容易炸膛,对己方也很有威胁."说岳全传"里

面就有梁红玉打炮炸了膛,把自己的城墙轰开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描述的并不是宋朝而

是明清时的情况.

虽然当时的火器有以上许多问题,但实践证明只要能够善用,其威力还是不可小窥的.其要

害在于如何保护好火器不被后金骑兵冲垮.但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出在这里.明军列阵的时

候,总是把火器放在最前面.结果一旦后金军突至面前就傻了眼了,总是火器一开始就被消

灭,剩下的就是步兵与骑兵间的野战,其结果自不待言.不光野战这样,在守城的时候,明军

也总是喜欢放着好端端的金城汤池不用,把部队和火炮摆在城外,这就等于跟野战一样了

.更糟糕的是一旦城外军队被击溃,城上的火器为了怕误伤就不敢用,打开城门放军队进入

的时候又往往被后金军乘虚而入.开原如此,沈阳如此,辽阳又是如此!明军总是固执的要

这样做不合逻辑的事情的原因可能是受了于谦的北京保卫战的影响.但要知道那时候明军

是22万大军列阵九门,而也先是孤军深入啊!而且也先也似乎基本上没有有效的对付火器

的战术,这些与后来的情况都是大不相同的,你能随便学吗?

由于以上种种问题,明军对后金军是屡战屡败.拿王在晋的话来说就是"一坏于清(河)抚(

顺),再坏于开(原)铁(岭),三坏于辽(阳)沈(阳),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

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但是在屡屡的丧师败绩之中,也还有着

几个闪光点,预示着将来可能击败后金军的希望.

初露锋芒4--凭坚城,用大炮3

NAPOLEN

第一次是天启元年3月辽沈之战中的浑河战斗.当时由川浙军组成的援辽军万余人在总兵

童仲揆、陈策、副总兵四川石柱(石字旁)都司秦邦屏(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的弟弟,实际

上是秦良玉在指挥作战,但秦良玉是女的不便出面.他们所指挥的是石柱土司兵号称白杆

兵,以多用白蜡杆长枪得名,在当时是一支很有名的部队.秦良玉在这次战斗中幸免,后来

成为总兵,授文官2品袍服,地位相当的高.她在当时确实可以说是个奇女子,活木兰.因为

与主题无关,秦良玉的事迹就不多说了)指挥下增援沈阳.行至浑河时传来消息,努尔哈赤

已经破城.陈策要回师,而秦邦屏坚决请战.于是分兵在浑河两岸扎营,川军驻河北,浙军驻

河南.

后金军首先集中了右翼4个旗的兵力(约3万人)围攻结营未定的川军.白杆兵特别能战,毫

不畏惧,杀死后金军2,3千人.而后金军依仗人多势众,反复发起冲击.激战竞日,明军因为

饥饿疲劳终于失败,几乎全部阵亡.紧接着,努尔哈赤指挥全军趁黄昏猛攻河南的浙军大营

.浙军结营甚牢,将火器列于营内,后金军几次冲击始终无法接近明营.直到明军火药全部

用完,后金军才得以与浙军短兵相接.而浙军打得也很顽强,与敌激战一夜,一度不分胜负

.直到后来后金军再次增援,明军才最后兵败.陈策,童仲揆等皆战死.

这一仗打得可谓碧血横飞,浩气四塞.当时的人评价说:"自奴酋发难,我兵望风先逃,未闻

有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凛有生气!"且不说

这支明军英勇的战斗作风如何,让我们探讨一下这次战斗能带来些什么样的启示.

初露锋芒5--凭坚城,用大炮4

NAPOLEN

首先,只有保护好火器才能真正的有效使用火器.河南营中浙军只有数千人,但是由于他们

有效的将火器保护了起来,虽然只是临时设置的一些障碍物,但在部队的顽强抵抗下已经

能有效防止后金军冲到面前,而同时集中火力突击就可以击退后金军的冲锋.这样只要明

军还有火药,后金军就根本无法靠近明军.直到火药用尽以后才得以短兵相接.

其次,鲜血再一次证明了明军的步兵是无法与后金骑兵野战的.石柱白杆兵可以说是步兵

中的佼佼者了,但在后金骑兵的反复冲击下终于不免全军覆没的下场.(就像李陵的5000步

兵,虽然特别能战,但终究不免覆灭.当然,如果所有部队都像白杆兵或是李陵的部队一样

,也是可以打败骑兵的.但这根本不可能,上哪里去再找这样一支部队?)而浙军比白杆兵人

数少,素质差,但给予后金军的打击尤在白杆兵之上.其差别就只能归结于战术的优劣了.

如果说浑河之役这些特点表现得还不够突出的话,那么西平堡之战就没有什么别的话可了

.广宁之战中,副将罗一贯率3000人守西平堡,与后金军主力血战竞日.只是在火药用尽(又

是火药用尽!)的情况下后金军才得以破城.而且还付出了数千人的代价.而几乎同时的沙

岭之战中,明军援军3万余人被后金军轻而易举的击败,损失殆尽.

袁崇焕和我们不禁要想为什么会这样?是罗一贯的3000守军特别精锐吗?不是,这只不过是

一支很一般的部队而已.当然,罗一贯是个忠臣,舍身为国,但指挥援军的总兵刘渠、祁秉

忠也没有临阵脱逃,而是力战而死呀.确实,沙岭之败也有孙得功捣乱的因素,但倘若明军

不是已经斗志尽丧,孙得功喊那一嗓子又有什么用呢?而且在萨尔浒、在阿布达里岗、在

尚间岩、在辽阳、沈阳城外并没有孙得功呀?如果罗一贯在沙岭,他难道就能力挽狂澜吗

?他的部队就不会像其它3万人那样一溃千里?那么如果那3万援军不是与后金军野战而是

像罗一贯那样死守城池又会怎么样呢?

有人可能会问,那辽阳、沈阳之战不也是守城吗?怎么也败得那么惨呢?王化贞就是以这个

为理由,认为必须进攻,先发制人.

其实辽阳、沈阳的守城与西平堡的守城是大不相同的.

初露锋芒6--凭坚城,用大炮5

NAPOLEN

如果我们仔细的研究一下辽沈之战,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辽沈之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守城。让我们来看一下辽沈之战的过程吧。天启元年3月,后金军兵临沈阳城下,采取

了轻兵引诱的策略。守沈阳的总兵贺世贤轻敌,率家丁千人出战。结果后金军来了个"精

骑四合",贺世贤身中乱箭而死。与此同时后金军发起了对沈阳城的进攻。作为内应的蒙

古降人打开城门,后金军乘虚而入,占领沈阳。总兵尤世功等7万人战死。

占领沈阳并在浑河歼灭了增援明军之后,后金军立刻转攻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令朱万

良等5总兵率5万军出战。大败,被后金军追杀数十里。第二天,袁应泰又让3万军出城,

据守城外3壕。两军大战一日,明军又溃。而且后金军随溃逃明军冲入辽阳东门。当夜袁

应泰"列盾大战"[这个列盾大战到底是什么意思并不是很清楚,也许是用类似罗马乌龟阵

的方法来抵御后金骑兵],与后金军打巷战,又溃。到了第三天晚上,明军大势已去,混

入城内的奸细又乘机到处放火。袁应泰自杀,辽阳陷落。

由此可见,辽沈之战的主要战斗并不是攻城战,而是两军在城外的野战。是明军主动放

弃了坚固的城垣,战斗实质上与萨尔浒、沙岭等战斗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要击败后金军就必须发挥火力优势,而要发挥火力优势

就必须有效的保护好火器。也就是所谓"凭坚城,用大炮。以铳护城,以城护铳".罗一贯

的3000人守小小一个西平堡,尚且能打出那样的战绩。如果能够有足够的兵力,坚固的

城池,充足的给养,挡住努酋是完全可能的。单骑考察完关外局势后,袁崇焕正是从失

败中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和制胜的方略,才充满自信的发出了"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以

守关!"的豪言壮语。能够冷静的判断形势而不为外界所动,这正是一个伟大统帅的必备

素质。

初露锋芒7--宁远筑坚城1

NAPOLEN

让我们回到天启2年的山海关吧.其实认识到防御的重要性的已经决不止袁崇焕和熊廷弼

他们了,但是达到这种认识的出发点却不大一样,并不是出于战略战术的考虑,而是别的什

么,说白了就是怕死吧,比方说我们的被赶鸭子上架的新任辽东经略王在晋大人.

王在晋当御史的时候倒似乎是满有勇气的,大谈什么"守关必外有城郭为藩篱","乘此际虏

骑未侵,急率兵出关,收复宁前",可等他哆哆嗦嗦的到了山海关之后就什么都不说了,拥重

兵数万据守重关尚且感觉不安全,要在山海关外八里铺再修一关,以4万人守卫,并提出了

93万两白银的预算.这个目光短浅的作法遭到了当时已经上任宁前兵备佥事的袁崇焕等官

员的反对,当然没人会听他们的.关键是遭到了大学士孙承宗的反对.[孙承宗可以说是和

熊廷弼,袁崇焕齐名的明末战略家.他也有和袁崇焕相同的爱好,关心辽事,没事喜欢找老

兵聊天,"晓畅边事".但他有一点是别人比不上的,曾经当过天启皇帝的讲师,据说教学效

果很好,因此跟皇帝关系很铁,天启元年当上了大学士,管兵部事.]为了弄清情况,孙承宗

自告奋勇去山海关实地考察,再决定在辽东的战略.

6月26日,孙承宗到达山海关,与王在晋发生了一次有趣的谈话.

"新关建成就移旧城4万人守卫吗?"孙承宗首先发问.

"不,当另设兵"王在晋回答.

"如此则八里之内有守兵8万人,别的地方就不设重兵了吗?[你哪里来那么多兵?]而且新城

后面就是旧城,中间的大量地雷是给敌人设的呢,还是给新兵设的呢?新城如可守还要旧城

干什么?新城要是失守,4万败兵溃至城下,是开关放行呢,还是据之门外留给敌人呢?"

"关外有3道关,可以进关"王经略开始冒汗了.

"如象你所说,敌人来了,我军逃跑如故,要新关何用?"

"准备在山上建3座寨,以接待逃跑的兵卒."王在晋语无伦次的说.

孙承宗脸色一沉:"兵未溃,先筑寨等他们,这不是教他们逃跑吗?而且溃兵能进关,虏骑就

能跟着进关!现在不为恢复失地打算,却整天想着撤去藩篱,筑什么新关,这样京师以东还

有安宁的地方吗?"

孙承宗的这一串提问看起来有点像故意找茬,但其实是有着血的教训的.像王在晋那种作

法袁应泰在辽阳早就试过.当时袁应泰在辽阳城外挖了3道战壕,每道驻兵万人,城内又有

数万兵,看起来似乎是固若金汤了.但后金军只突破了第一壕,守军一溃,后面2壕,3壕的明

军就不敢再发射火器,于是后金军跟着就突破了两壕.2万多溃兵逃至城下,只好开城,后金

军就跟着冲了进去.王在晋根本就是在重蹈袁应泰的覆辙.

而尤其让孙承宗恼火的还是他的最后那几句话.

4. 王安石的资料

1、个人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2、人物生平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3、个人成就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5. 苏轼的全部细节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生平
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文学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此外,苏轼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石苍舒醉墨堂》等。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写物传神,颇饶情韵。苏诗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苏诗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文思如潮,极富气势。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但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则不无影响,又由于应酬赓和,某些和韵诗近于文字游戏;矜才炫学,某些作品有用典过多或粗率冗长之弊,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他的七古波澜壮阔,变化莫测,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妙笔驰骋,奇气横溢。五古则写得朴厚无华,词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见胜。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气韵天成,格调流丽圆转,略与白居易、刘禹锡诗风相近,而更为奇警。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五律五绝不多,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而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
元佑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括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词体的表现力。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凭高眺远”、(满庭芳)“归去来兮”等,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

苏轼对散文用力很勤,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其中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体现出《孟子》、《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叙事纪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潮州韩文公庙碑》,记楼台亭榭的散文,如《喜雨亭记》。其写景的游记,更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苏轼的记叙体散文,常常熔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不拘常格,勇于创新;在风格上,因物赋形,汪洋恣肆;更能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影响。书札、题记、叙跋等杂文,在东坡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最能显现出作者坦率、开朗、风趣的个性。苏轼写了不少题记、序跋、杂著,品诗评画,谈论书法,总结创作经验。如《南行前集叙》、《书吴道子画后》、等。此外,苏轼还有一些记述治学心得的杂文,如《日喻》、《稼说》等,写法上能就近取譬,深入浅出,内容上也有不少独得之见。苏轼还有流传较广的笔记文《东坡志林》,此书东坡生前已提及,但未完成,今传本实后人编辑。《稗海》所收《志林》,内容较多,史论而外,还有不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如《记承天寺夜游》、《记游松风亭》,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此类文字,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另有《仇池笔记》,亦系后人辑录而成。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苏词直到清代,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苏轼的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苏轼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帖》、《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等。苏轼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他善画竹石,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苏轼画真迹,今仅存《古木怪石图》等。苏轼在学术上的著作有《易传》、《书传》等。

6. 六朝山水小品文是那六朝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建都,史家称为“六朝”。

附资料: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建都,史家称为“六朝”。
在汉、唐两大帝国中间,夹着这个“六朝”,除其中西晋有几十年短暂的统一外,六朝与北方的一些汉族或非汉族的政权,形成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过去的历史学、历史学家,秉承着“夷夏之辩”和“正朔与僭伪之别”的心理与史观,也因为痛恨战争的破坏和“蛮族”的挠攘,强调了这段历史的黑暗面。其实,在当时世界的棋盘上,作为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能够和它相提并论的,只有西面的罗马帝国和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波斯王朝。就国内而言,和东晋对峙着的北方“五胡十六国”,其中只有前凉、西凉、北燕3个很小的汉族政权,其余13个属于鲜卑、匈奴、羯、羌、氏族的统治者。他们都承认南方汉族政权的正统地位,在彼此并不疏远的频繁接触中,表示了不服、嫉妒、敬重和羡慕的态度。
为了争夺政权当上皇帝,在异民族之间、在统治势力之间、在父子兄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杀戮和争斗。据学者统计:吴国共有4个帝王,其中病死的2个,国亡被废后病死的1个,内争中被废而后事不详的1个,另外,孙坚在交战中被射杀、孙策被暗杀;东晋共有11个帝王,其中病死的7个,国亡被废后闷死的1个,被绞杀的1个,被妃子闷死的1个,忧愤而死的1个;南朝宋共有9个帝王,其中病死的3个,国亡被废后遇害的1个,内争中被杀的5个;齐朝共有帝王7个,其中病死的3个,内争中被杀死的2个,被赶下皇位后遭谋杀的2个;梁朝帝王6个,其中在内乱中被软禁饿死的1个,被压死的2个,被绞杀的1个,被沉杀的1个,被废后遭谋杀的1个;陈朝共有帝王5个,其中病死的3个,国亡被俘后病死的1个,内争中被废黜病死的1个。
东晋、南朝虽说相对稳定,比北方少了好些战乱,仍然遭受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一次是东晋末年的孙思、卢循起义。孙思是琅琊(今南京句容县北)人,士族,世奉天师道,于隆安三年(399年)起义,两三次从海上登陆进攻江南最富庶的三吴八郡。孙思败死后,妹夫卢循继为领袖,转战广州、豫章,最后至州,战败投水死,时为义熙十一年(415年),前后17年20多万人丧生。这次起义动摇了东晋政权的统治基础,加速了其衰亡进程。第二次是侯景之乱。侯景是朔方(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羯族,大统十三年(547年)降梁,次年与临贺王萧正德勾结,举兵叛变,攻破建康,梁武帝萧衍饿死。他先立简文帝萧纲,又废杀萧纲立像章王萧栋,接着又废萧栋而自立。多次被陈霸先、王僧辩攻破,逃亡至海上,后被羊鲲杀死。侯景生性猜忌,专好杀戮,建康城中,一再交尸塞路,不管已死未死,都积聚而焚烧之,臭气可闻10余里。从548年至551年前后4年,长江下游地区受到极大破坏,建康都城几乎成为废墟。
吴黄龙元年(22年)秋九月,吴大帝孙权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东晋、南朝时称建康),南京第一次成为封建王朝的都城。此后,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于此。从东吴到陈朝,中国历史上称为“六朝”或“六代”。六朝时期,南方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六朝300多年,每个王朝的寿命平均大约55年,轮转快速,觊觎帝位、废黜他人自己登临的不知凡几。战国、秦汉时代,宿驿的旅店叫“传舍”。颜师古注解说:“传舍者,人所止息,前人已去,后人复来,转相传也。”汉宣帝时的盖宽饶,把富贵变化喻如“传舍”(《汉书·盖宽饶传》)。在战乱之世,人生又如朝露飘蓬。蓬为菊科,飞蓬属,叶散生如蓬,本大于本,遇风辄拔而旋。曹植《杂诗》写道:“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这便是纷繁复杂的六朝时代:一方面,统治阶层争权夺利,互相掠杀;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往往狂放不羁,谈玄说理,藐视礼法。无论上层王公贵胄,下层劳苦大众,每每向往西方净土,皈依佛教,香花礼拜,企盼来生幸福。
六朝的300余年间,虽然都是偏安政权,但当北方战争频繁,社会遭受严重破坏时,南方战争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加上大批北人南渡,给南方增加了许多劳动力,还带来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立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7. 宋·苏东坡《放鹤亭记》译文

《放鹤亭记》白话译文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

风雨阴晴,瞬息万变。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

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

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

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原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7)小品文元年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十一月八日,时苏轼知徐州。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后迁于东山之麓并作亭其上,自驯二鹤,鹤朝放而暮归,白日里令其自由地飞翔于天地间,所以名亭为“放鹤亭”。苏轼为之作题记。


作品赏析

全文主要通过活泼的对答歌咏万式与出了隐逸者信然自适的生活图景和不为时事所囿的自由心境,表现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神往。文中写景形象生动,主要着笔于“鹤”,借鹤的“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表现山人超尘出世之姿。写鹤亦是在写人。但思想性较差,消极避世,不鼓励人进取。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8. 《放鹤亭记》翻译

旦则望远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知
翻译
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翻译
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感到很快乐

以此全其真名后世
翻译
这班人却因此保全了自身,而且名声传到后代

9. 王安石的五言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唐玄宗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爱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灸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
哀贤亭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
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
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
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
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我初羞夷吾,鲍叔亦我知。
终欲往一恸,咏言慰孤嫠。
爱日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无人治时难,量力当自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汉喟。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
一肉傥易谋,万锺非得计。
金山寺

重经高处寺,一与白云亲。
树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
幽轩含气象,偏影落风尘。
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

金山寺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
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
大江当我前,颭滟翠绡舞。
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
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
夜深殿突兀,太微凝帝宇。
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
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
夜风一何暄,大舶夹双橹。
颠沉在须臾,我自檝迎汝。
始知像教力,但度无所苦。
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
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
人事随转烛,苍茫竟谁主。
咄嗟檀施开,绣楹盘万础。
高阁切星辰,新秋照牛女。
汤休起我病,转上青天去。
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
我歌尔其聆,幽愤得一吐。
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