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周作人30年代前的散文有何意义和价值

研究周作人散文的论文不多。胡绍华的《周作人的佛禅意识与小品散文创作》 对论题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谈论可给人以启示。王向远在《文本·材料·趣味·个性———以周作人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品文与日本写生文比较观》 中指出,从总体上看,二三十年代中国小品文的创作和日本写生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相通与联系,并以趣味、题材、个性化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我的《周作人小品散文的文体研究》 从语体、风格特征、语言、抄书与“抄书体”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知堂小品散文的文体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和探讨。
几篇谈论知堂散文的书评、随笔特别值得注意。舒芜在新时期最早肯定周作人后期散文,在为刘绪源的《解读周作人》所写的书评《真赏尚存 斯文未坠》 中明确表示,他高度评价周作人的抄书之作,但最推重的还是周晚年那些刊落浮华、枯淡瘦劲的也不大抄书的本色文章,———他指的是《药堂语录》、《书房一角》中的文章及解放后写的少数篇什。金性尧(即文载道)早年为知堂散文的追随者,他这样评价两本《知堂集外文》:“这两本书的特点是短,大部分不满千字。内容还是风土人情、草木虫鱼、童心女权、掌故佚闻、评诗论文,给予我们以流连的,一是见解,二是文风。琐琐写来,涉笔成趣,如在夜航船中听野老聊天,说完大家喝一口茶,会吸烟的就吸几口。……如用前人的分类法,应是属于子部杂家类,也即笔记,但他比前人的笔记多了一种境界,里面有外国的事物。”他看重知堂30年代以后的散文,不过意见与舒芜有所不同:“知堂的文集,我个人最爱读的,还是中期写的《夜读抄》、《苦茶随笔》、《瓜豆集》、《苦竹杂记》等,后期的如《药堂语录》,便觉涩味过重,情趣稍逊。” 张中行在随笔《再谈苦雨斋》 中对知堂的散文艺术也有精彩的阐明,他指出,要说知堂散文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这比谈《滕王阁序》之类的文章要难,因为那是浓,这是淡;那是有法,这是无法。还是先由印象说起……像是家常谈闲话,想到什么就说,怎么说方便就怎么说。布局行云流水,起,中间的转移,止,都没有规程,好像只是兴之所至。话很平常,好像既无声(腔调),又无色(清词丽语),可是意思却既不一般,又不晦涩。话语中间,于坚持中有谦逊,于严肃有幽默。处处显示了自己的所思和所信,却又像是出于无意,所以没有费力。总的一句话,不像坐在书桌前写的,像个白发过来人,冬晚坐在热炕头说的,虽然还有余热,却没有一点火气。”他的作品“寓繁于简,寓浓于淡,寓严整于松散,寓有法于无法。”

⑵ 你认为梁实秋的《下棋》这一类 休闲 的生活小品文,价值在什么地方

生活是真实的,他的文笔速写情景交融不动声色的幽默、调侃、美好并且很享受啊。
他在享受生活。他的文笔就是生活的态度;语言简练,意味很好,恬淡、幽静,就像是近在眼前的画面,没有丝毫的偏离,温度距离恰到好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⑶ 科学小品文的定义是什么 其特点是什么

科学小品文[英] scientific essay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专,将科学内容生属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经常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

特点

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http://ke..com/link?url=ZUKPj4p3J9_TWguVxX5-XS_-Nf26LbJQ-ppqwyq#1

⑷ 你认为梁实秋《雅舍小品全集》中“休闲”式的生活小品文,价值在什么地方

闲云野鹤亦有情雅舍小品也言志
——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全集》
谈到梁实秋,人们或许不会忘记在文学阶级性争论中曾被鲁迅骂作“丧家的资本家的‘泛’走狗。”,或许不会忘记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但是,我们毕竟对梁实秋先生了解得甚少,远远不如读鲁迅的杂文多。其实,梁实秋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就很出名,曾经与闻一多,朱湘等组织过“清华文学社”,也曾经应邀上庐山参加过“学界名流谈话会”被定为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想去解放区看看而不受欢迎。面对这么一位“半魔半仙半神半鬼是非待辩”的神秘文豪,我们有理由对他探个究竟,窥视一下他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和文学苦旅。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也就是说要探知一个人的心灵须仔细观察他的眼睛。但是,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其作品就是他心灵与眼睛的交融物。最近,当我重读梁翁的《雅舍小品全集》时,就仿佛感受到他的心灵、他的人格、他的气质、他的神韵、他的艺术追求,仿佛与他有种感情的交流、精神的交流,有种美的享受。当我们还在玩味鲁迅的杂文时,还在津津乐道他那以“匕首”和“投枪”的姿态抨击旧世时,蓦然回首,再重新审视一下那高雅温馨、脱俗情调、风趣诙谐的雅舍小品,便会油然升起一股轻松自在、回归自然、赏心悦目的快感。从“雅舍”中,我们看到他“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的心怀,如果用“官场龌龊,亦非正直之人涉足之所,区区书生,只能埋首做点学问聊慰平生而已”来形容他的人生观是最为确当不过了。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在四川定居时的宅名。以雅舍冠名的散文集《雅舍小品》便是他的代表作,以后又出版了三本续集再加“合集”,奠定了他作为散文家不可动摇的地位。梁实秋先生的文笔如同闲云野鹤般“收”“放”自如,以人性化风格为主旋律。他往往避谈政治、时事、两性关系、宗教等热点问题,而是另辟蹊径,放谈生活琐事,知识命题,风雅幽默,情趣横生,哀惋凄切,贯穿着失意者的忧郁情调。
《雅舍》是《雅舍小品》的开宗首篇,历代文人写自己居住的楼、室、斋、园的文章很多,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陆游的《居室记》;明末东林党人高攀龙的《可楼记》;顾炎武的《复庵记》;郑日奎的《醉书斋记》……等,而“雅舍”却有它自己的个性和风格,“雅舍”筑在半山腰,简陋,仅能蔽风雨,又不能全蔽风雨。作者非独居,而是与他人共住一套,常有“隔壁戏”,又有鼠、蚊相忧。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作者仍能以谐谑的语言,说“壁间不挂显要照片,也没有牙医的博士文凭;更不须张帖电影明星画片以各种发式招徕顾客似理发馆”……从而批露“雅舍”之雅却在于有月光或烟雨入窗相亲,嵌镶着一幅“米点”山水,而我更以为主要是作者为人处世之“雅”。同时,在文章中,作者又说“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这又让我们看到作者身处劣境却有万般的无奈的感情。
人文主义是《雅舍小品》的主要特色,其中散文《孩子》是写如何教育后代子女的,作者主张对待孩子不废体罚,不管不行,证之当今“中国小皇帝”,因为家家独生子女溺爱之、纵容之、天下父母皆因成了“孝子”,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告诫天下父母:“体罚固然不人道,偶一用之,亦有效,未尝不可——倘若孩子过分顽劣的话” 。当今“孩子问题”仍旧困惑每个家庭的父母,重读散文《孩子》,不禁佩服作者的预见性。
《喝茶》又是一篇人文主义极浓厚的散文,作者不涉理路,只平实地回忆着与茶有关的生活往事。回忆起那能保温的大茶壶;朴实的绿豆茶碗;那极其讲究的银托白瓷小盖碗;到大栅栏买茶的殷勤招待;以及窨茶的方法;潮州巨商喝工夫茶的那份儿规矩等等。俱往矣!回忆这些旧事物,难免要情动于中而言于外。文章从茶具说到茶叶,说到饮茶,话题离不开茶,但内里却透出“怀念”二字,那种睹物思乡,黯然伤神的姿态跃耀然于纸上。
当然《雅舍小品》也不都是中庸言情,也具有讽刺批判,风趣幽默的风格。其中《男人》就是一篇极具讽剌意味的散文,作者议论男性弱点,与《女人》堪称姊妹篇,不过对男人的批评要严厉得多,说他们“脏”、“懒”、“馋”、“多半自私”、又“好议论人家的阴私”。简直就是一篇声讨男人的檄文。使用语言机智闪烁,谐趣迭生,如对男人之脏的描写:那“强迫入浴”的举措,那“耳后脖根”的沃壤,那“黑糊糊粘成一团”的手绢,那“具有泡菜霉干菜再加糖蒜的味道”的一双脚,那“喜于脚上藏垢纳污之处往往复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为乐”的“逐臭之夫”,那“当众搔背,结果从袖口里面摔出一只老鼠”的窘状,形态毕现,色味俱备,把丑陋艺术化,真叫人忍俊不禁,棒腹不迭。作者揭示男性的弱点,不是“讨伐”男人,而是让世人惊醒,看到自己的丑陋,进而克服缺点,完善人性。
《穷》是一篇言志的散文,作者在文中揭示穷是相对的,家徒四壁其实也还不算是真正的穷,好歹也还有一个“家”,真正的穷应该是这样的:他的衣服是从救济所领来的,晚上往往住在车站或码头,倒是每天下饭馆,但吃的都是别人的残羹剩饭,他从来不洗脸,不洗手,头发脏乱差,他们无妻室无儿女,顾不得三亲六戚父母兄弟,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尊卑廉耻一概摒弃,精神上说不定比守财奴还要自在坦然呢。有一句俗语叫“人穷志短”,确乎一针见血。一个有志气的人,大约不会总是穷下去,如果真一如既往地穷下去,说明他本来就没有志气。与人穷志短最能叫劲的例子是晋朝人陶渊明,他虽穷,常常有诗无酒,但他曾经不为五斗米折腰。作者力图让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超脱汲汲于“贫”“富”纷扰,叫你忘怀得失,高举远慕。“穷不是罪过,但也究竟不是美德,值不得夸耀,更不足以傲人”。
以上是《雅舍小品》中稍稍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当然还有比这些更精彩的,大家如果感兴趣不妨找来一读,确实收益匪浅。梁实秋先生舌耕笔耕劳作一生,如今欣赏他的作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对梁翁油然升起的敬偑之情。
“闲云野鹤亦有情,雅舍小品也言志”,大抵如此罢。

⑸ 现代散文史上被称为小品文年是

1934年以后﹐《人间世》半月刊﹑《太白》半月刊﹑《新语林》半月刊以及《文饭小品》版月刊﹑《芒种》权半月刊﹑《西北风》月刊等以刊登小品文为主的刊物竞相出现﹐同时出现了“科学小品”﹑“历史小品”和“幽默小品”﹑“讽刺小品”等名目﹐以至人们称1934年为“小品文年”或“小品文杂志年”﹐围绕什么是小品文﹐小品文的内容﹑写法和价值﹑倾向等﹐展开了热烈讨论﹐林语堂提倡小品文“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人间世〉发刊词》)﹐林语堂﹑周作人写的那些闲适淡远的小品文即其代表。来源网络

⑹ 一篇科学小品文

星期天,写完了作业,我闲着没事干,便想吹肥皂泡玩。我兑好肥皂水,把塑料管浸入装有肥皂水的小瓶子里蘸了一下,再用嘴轻轻一吹,一串一串的泡泡便从塑料管里飞了出来,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我越吹越起劲,吹了一次又一次,肥皂泡也不停地冒出来,好像下起了一场肥皂泡雨。忽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串串的肥皂泡总是先轻飘飘地向上升起,一会儿又慢悠悠地落下来。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肥皂泡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吗?
我向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妈妈想了一会儿,说:“这个……我想和热气球的原理一样吧。”真是这样吗?我知道热气球能飞上天是因为燃料燃烧产生了热空气,可肥皂泡里有热空气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把家里的书都翻遍了,终于在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当我们吹肥皂泡的时候,肥皂泡里就充满了我们吹进去的气体。除非是在很热的天气里,否则我们呼出的气体总要比空气温度高。热空气的质量较轻,所以刚吹出的肥皂泡就会向上升;但是时间一长,肥皂泡中的气体温度下降,热空气的体积缩小,肥皂泡就逐渐比空气重,只好慢慢地落下来了。
哈哈,原来我的呼吸,就是肥皂泡的“燃料”啊。

⑺ 答谢中书书这篇小品文富有特色,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请做简要赏析

意境优美,结构缜密,语言凝练。先总后分,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

连标点74字。忘点赞。

⑻ 明清两代最具价值的当属小品文。是对还是错

小品文还不如评点。对那些名著的信手一批,竟如石火电闪,顿入人心,古今罕见。

⑼ 小品文的现代


1934年以后﹐《人间世》半月刊﹑《太白》半月刊﹑《新语林》半月刊以及《文专饭小品》月刊﹑《芒种属》半月刊﹑《西北风》月刊等以刊登小品文为主的刊物竞相出现﹐同时出现了“科学小品”﹑“历史小品”和“幽默小品”﹑“讽刺小品”等名目﹐以至人们称1934年为“小品文年”或“小品文杂志年”﹐围绕什么是小品文﹐小品文的内容﹑写法和价值﹑倾向等﹐展开了热烈讨论﹐林语堂提倡小品文“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人间世〉发刊词》)﹐林语堂﹑周作人写的那些闲适淡远的小品文即其代表。这种主张受到许多人的批评﹐鲁迅等人反对把小品文当作“小摆设”﹐强调它对社会现实的迅速反应和作为“匕首”﹑“投枪”的社会功能(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杂文中的许多篇章便是富有社会意义的小品文典范。